新聞
熱門
焦點推薦
即時新聞
港聞
兩岸新聞
國際新聞
趣聞
圖集
把握區內發展機遇 一起走進大灣區
芬蘭正式宣佈了,普京的態度卻很耐人尋味!
【點開口?】驗身驚大便「唔新鮮」 老翁樣本放雪櫃惹不滿
夫婦離家不足句鐘 遭爆竊失500萬財物
視頻
熱門
微博美食
带着微博去旅行
微博Vlog
一直播
新疆真的太好吃了|#Shorts
如何成為一個米其林大廚?今天挑戰上海菜| #Shorts
全球排名第一的羊駝 #Shorts
新疆晚上11點還沒有天黑,你們知道新疆幾點上班嗎? #Shorts
財經
熱門
今日重點
即時新聞
星島財經
中國股市
美國股市
國際股市
地產新聞
Media Outreach
GlobeNewswire
資本財經
二手錄低市價成交
經經樂道|美股牛市警報拉響!十年長牛背後有這些原因
流動性經濟學|現代貨幣理論“實踐理性批判”:日本案例
Volcon ePowersports Signs MOU With BFGoodrich Tires To Co-Develop New EV Tire and Suspension Technologies
娛樂
熱門
焦點娛聞
娛樂新聞
韓星追蹤
外娛新聞
專訪
現正上映電影
即將上映電影
【雙生陌生人】收視差無綫縮減集數至20集 馬德鐘:人生總有高低
【聲生不息】媽媽是抗疫護士 母女分隔兩地 炎明熹唱《念親恩》眼紅紅
【有圖慎入】被木蝨咬要「離家出走」 朱智賢:又痕又痛起水泡
【了不起舞社】花生醬威化餅自製蛋糕為老公慶生 王君馨:半年冇見了
體育
熱門
焦點報導
足球消息
籃球
賽車
羽毛球
排球
桌球
單車
賽馬
網球
其他
馬列斯4年來首失12碼 記者:為何不交給迪布尼?
馬體會宣佈蘇亞雷斯今夏離隊 被換後球員流淚
離隊!蘇亞雷斯告別馬體 施蒙尼感激其貢獻
意甲奪冠仍有懸念!AC米蘭不敗就奪冠
數碼遊戲
熱門
Editor's Pick
手機
Apple 專區
攝影
數碼產品
科技新聞
潮玩
電玩情報
攝影圖集
新浪遊戲香港站
Apple測試放棄Lightning接口
不管520還是618,選手機要重點考慮這3方面
Netflix最新企業文化「不認同就走人」馬斯克這樣回應
捲軸屏再被曝光 OPPO的首發量產還會遠嗎?
Beauty
熱門
Editor's Pick
Fashion
Beauty tips
Love & Sex
Fitness
Astrology
Column
楊超越曬羊毛卷造型隨拍 五官精緻元氣滿滿
不是普通的聯乘系列 而是跨越品牌的友情結晶──Fendace
Bvlgari 入門款Top 5 跟著教主Anson Lo、Blackpink Lisa入手同款首飾!
【中小型婚宴場地】編輯嚴選8間中式摩登時尚婚宴、特色西式餐廳、輕婚禮場地
Lifestyle
熱門
Editor's Pick
飲食
潮流
旅遊
家居
汽車
健康
親子
星座
寵物
中環美食:【日本蠔拉麵登陸香港!100%蠔煮成高湯!必試牡蠣白湯拉麵+牡蠣沾麵!】- next shikaku
中環美食:【復古美式快餐店!必食勁邪惡9 吋長「芝士裙」漢堡+洋蔥圈塔!】- The Diner
散水餅2022|18間獨立包裝散水餅、健康創新散水禮物推介!|派散水餅注意4事項?
【裝修佬話你知】玻璃膠與填縫膠的分別
大灣區
微博
20°C
17/05/2022
首頁
搜尋結果
新聞
孔繁毅:疫情整體趨勢向好 但回落速度不會很快
本港昨日新增8037宗確診,是連續兩天個案維持在4位數字,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共同召集人、
港大醫學院
內科學系臨床教授孔繁毅說,疫情整體趨勢向好,相信個案慢慢回落,但社區仍有相當多感染者,回落速度不會很快。 孔繁毅在本台節目《千禧年代》說,如公眾堅持不放鬆防疫,食肆繼續兩人一檯,加上疫苗接種
2022-03-28
10:55
香港電台
港大
醫學
港大醫學院
新聞
防疫服務包|政府4月初向全港300萬家庭派發新冠防疫服務包 一文睇清派發詳情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3月25日於抗疫記者會上宣布,將於下月初向全港近300萬個家庭派發防疫服務包,期望提高市民的防疫意識、加強個人保護,並及早發現個案。署理民政事務局局長陳積志在記者會上表示,政府計劃於下周三(30日)動員逾一萬名義工和公務員展開包裝工序,完成後隨即開始派送服務包,目標在7天內完成分發
2022-03-28
09:33
healthyD
Lifestyle
梁卓偉︰第五波反彈不足為奇
確診數字持續回落,政府專家顧問、
港大醫學院
院長梁卓偉(小圖)表示,近日市民的出行指數回升,第五波出現反彈不足為奇,提醒市民不要以為疫情正走下坡,並估計防疫方向最終將會殊途同歸,新冠病毒最終會變成「風土病」。最終成為風土病梁卓偉在電台節目表示,現時的確診數字只是由原來的極高水平回落到
2022-03-28
03:00
星島日報
港大
醫學
港大醫學院
香港
新聞
梁卓偉:不可視新冠死亡個案為冷冰冰數字
政府專家顧問、
港大醫學院
院長梁卓偉表示,應對新冠疫情應及時果斷,毋忘7千多名因感染新冠病毒而死亡的個案,不可視這些死亡個案為冷冰冰的數字,未來應該將減少死亡個案的方法做得更好。 梁卓偉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本港未來要做好「針、藥、床、活、國」,針即是接種疫苗,而且要接種得精準,他建議所有安老及殘疾院舍
2022-03-27
10:08
香港電台
港大
醫學
港大醫學院
香港
新聞
確診宗數漸向下 單日一萬
本港昨新增一萬四百零五宗新冠病毒確診,自二月二十五日以來單日最少,第五波疫情累計有近一百零九萬九千宗確診。特首林鄭月娥昨指出,在第五波疫情中,長者高死亡率的唯一原因,明顯是疫苗接種率低。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林正財表示,安老院舍近一半院友受感染,死亡率超過一成,形容現時情況危急。他指,
2022-03-26
03:00
星島日報
衞生防護中心
港大
醫學
港大醫學院
新加坡
新聞
劉澤星接替梁卓偉 暫任
港大醫學院
院長
香港大學醫學院院長梁卓偉將於七月卸任,校長張翔昨宣布,已向校委會推薦醫學院內科學系講座教授劉澤星為暫任院長,八月一日起生效,直至校方聘任新院長為止。劉:學術生涯最自豪的時刻劉澤星對委任感榮幸,形容是自己加入港大三十年來,學術生涯最自豪的時刻,並提到梁卓偉出任院長以來,醫學院取得多方成
2022-03-26
03:00
星島日報
香港大學
港大
醫學
港大醫學院
沙士
新聞
孔繁毅料6至7月室外可不用戴口罩 中心:疫情仍嚴峻
港大醫學院
內科學系臨牀教授孔繁毅表示,如本港疫情控制下來,6至7月基本上可於室外不用戴口罩。 他又認為,不應因疫情稍微反彈而有太多政策改變,只要醫院能承受壓力,不再出現急症室大排長龍等情況,社交距離及外防措施可慢慢放寬,讓經濟及社會活動恢復。 衞生防護中心表示,由於疫情仍然處於較嚴峻水平,未來走勢難
2022-03-25
18:31
香港電台
衞生防護中心
港大
醫學
港大醫學院
新聞
歐家榮指疫情仍處較嚴峻水平 市民任何時候要戴好口罩
港大醫學院
內科學系臨牀教授孔繁毅說,如本港疫情控制下來,6至7月基本上可於室外不用戴口罩。 他又認為,不應因疫情稍微反彈而有太多政策改變,只要醫院能承受壓力,不再出現急症室大排長龍等情況,社交距離及外防措施可慢慢放寬,讓經濟及社會活動恢復。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回應建議時表示,本港疫情
2022-03-25
18:08
香港電台
衞生防護中心
港大
醫學
港大醫學院
傳染病
新聞
歐家榮︰約2%呈報市民出現假陽性 大多為快測時不準確
歐家榮稱,是從公眾衞生角度考慮,要求快測陽性但核酸覆檢陰性人士到竹篙灣隔離。資料圖片。 【橙訊】衞生署自本月設立快速測試陽性申報平台,讓快測結果呈陽性的市民自行申報,當局昨公布發現有一宗懷疑刻意提供虛假資料個案,已交由警方跟進。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在回應《橙新聞》有關提問時重申
2022-03-25
17:35
橙新聞
衞生防護中心
港大
醫學
港大醫學院
傳染病
新聞
孔繁毅指如疫情受控 6至7月基本上室外不用戴口罩
港大醫學院
內科學系臨牀教授孔繁毅表示,以港大的模型推算,香港有350萬人或以上已感染新冠病毒,而香港的第二針接種率很快會達八至九成,之後第三針接種率有機會達九成,長遠來說,相比起新加坡,香港更有條件開放措施。 他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不應因疫情稍微反彈而有太大的政策改變,只要醫院能承受到壓力,不再出現
2022-03-25
16:41
香港電台
港大
醫學
港大醫學院
新加坡
香港
新聞
劉澤星將接替梁卓偉暫任
港大醫學院
院長
港大內科學系系主任劉澤星將會接替梁卓偉暫任
港大醫學院
院長,今年8月1日履新,直至完成全球招聘新任院長並到任。 港大校長張翔向醫學院教職員及學生發電郵,表示已向校委會建議,批准由劉澤星接替梁卓偉,暫任醫學院院長一職。他指出,劉澤星本身是內科學系主任、風濕及臨床免疫科講座教授、瑪麗醫院內科部門主管,曾任
2022-03-25
15:33
香港電台
港大
醫學
港大醫學院
香港
慈善
新聞
林鄭:無放棄全民強檢
日前宣布「暫緩」全民強檢計畫的特首林鄭月娥,昨天重申沒有放棄全民強檢,指如果疫情去到末段,有助達到抗疫原則、精神和目標,一定會做全民強制檢測。她表示,與內地通關仍然是首要目標。但無論全民強檢或與內地通關,她都未能提出時間表。她強調本港抗疫目標清晰,亦與國家一致,抗疫精神是不「躺平」,
2022-03-24
03:00
星島日報
港大
醫學
港大醫學院
香港
新聞
癌症治療|港大開發新型結直腸癌光控療法 助瞄準腫瘤組織釋放藥物減副作用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最新數據,結直腸癌是香港第二常見的癌症,然而傳統化療副作用較大,常見副作用包括且不限於腹瀉、嘔吐、脫髮、貧血等。
港大醫學院
的研究團隊研發了新型結直腸癌(大腸癌)光控療法。該療法將花青染料與抗癌藥物苯丁酸氮芥前藥混合,製成注射用光響應納米製劑。經靜脈注射納米藥物,可聚集於結直腸
2022-03-23
15:32
healthyD
AV
癌症
香港
Lifestyle
林鄭月娥:抗疫工作非路線之爭 抗疫精神不躺平不搏懵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港大公共衛生團隊的研究和推測有參考價值,但現實複雜得多,不可純粹靠一些模型推測去制訂政策。 對於
港大醫學院
院長梁卓偉指,應決定採取「清零」策略,還是以「走向風土病」為目標。林鄭月娥表示,不是兩條路線之爭的抗疫工作。本港抗疫目標清晰,亦與國家一致,就是保護市民生命至上和保護市民身
2022-03-23
12:47
香港電台
港大
醫學
港大醫學院
新聞
陳肇始:通盤考慮 放寬防疫不能太快
政府計畫在下月二十一日起,分三階段放寬防疫措施。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昨表示,疫情已經過了早段爆發期,而目前的趨勢亦一直向下,若沒有反彈,可逐步有條件放寬防疫限制。不過她指,社區仍有傳播鏈,而且確診個案基數高,須持續監察其他指標,包括確診數字、污水檢驗結果,減少死亡、重症及感染個案
2022-03-23
03:00
星島日報
港大
醫學
港大醫學院
醫管局
新聞
死亡個案破六千 梁卓偉倡「送藥上門」
本港昨天新增一萬四千多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第五波疫情累計個案增至超過一百零六萬宗。再多二百四十五名患者死亡,第五波疫情死亡人數突破六千宗,增至六千一百五十一人死亡,病死率上升至百分之零點五八。在死亡人數不斷上升下,醫管局日前調整新冠口服藥用藥指引,六十歲或以上人士,不論接種疫苗與否
2022-03-23
03:00
星島日報
港大
醫學
港大醫學院
英國
醫管局
新聞
港大:六月恐爆新一波 籲選清零或風土病
第五波疫情出現回落象,政府日前公布將在四月二十一日起分三階段放寬社交距離措施。
港大醫學院
昨日表示,若六月全面放寬措施,估計會觸發第六波疫情,屆時會有多二百二十一萬人染疫,並增一千五百四十宗死亡個案。港府專家顧問、
港大醫學院
院長梁卓偉指,本港應趁現時決定香港
2022-03-23
03:00
星島日報
港大
醫學
數學
港大醫學院
香港
新聞
港大分析本地患者接種疫苗數據 打三針防重症死亡保護率逾九成
研究指打三針防重症效果顯著。資料圖片 【橙訊】本港第五波疫情仍然嚴峻,政府正積極推動高危群組接種疫苗,
港大醫學院
分析本地患者的打針數據,在預防重症方面,不論年輕或年長人士接種三劑科興,保護力有97%以上,而兩劑及三劑復必泰則分別有近90%至98.5%。 身兼政府專家顧問的
港大醫學院
院長梁卓偉今日表
2022-03-22
19:13
橙新聞
港大
醫學
港大醫學院
新聞
港大醫學院
推算全港440萬人已感染新冠病毒
港大醫學院
推算,現時全港約有440萬人已感染新冠病毒。 身兼政府專家顧問的
港大醫學院
院長梁卓偉認為,社會應該決定採取「清零」策略,還是以「走向風土病」為目標,但即使選擇「清零」,最終都會走向「風土病」。他認為在公共衞生角度,目前選擇「走向風土病」是會較安全,屆時一定會出現第六波疫情,要提前做好早準備
2022-03-22
18:04
香港電台
港大
醫學
港大醫學院
新聞
梁卓偉料放寬措施及恢復面授課後病毒即時繁殖率將上升
港大醫學院
院長梁卓偉表示,根據八達通出行數據,由2月12、13日的周末開始,已有點「U型反彈」,由前一個周末起至下月社交距離措施未放寬前,相信病毒即時繁殖率會輕微上升,現時市民已用「腳」表示開始捱不住,在4月學校恢復面授課後,加上社交距離措施逐步放寬,在4月底及5月初時,即時繁殖率可能會超過1,第六
2022-03-22
16:19
香港電台
港大
醫學
港大醫學院
新聞
1
2
3
4
5
6
7
8
9
10
新浪香港
即時新聞
01:32
執法部門打擊非法勞工拘9人
01:25
大埔處所疑進行違反防疫規定宴會 逾二百人被發告票
23:45
新世界旗下非牟利房社企首個私人資助房屋項目選址元朗
22:31
41個地點納強檢 包括富東廣場「譚仔雲南米線」
21:42
印尼進口急凍蝦澳門驗出新冠 港百佳曾進口當局籲停售
更多內容
【點開口?】驗身驚大便「唔新鮮」 老翁樣本放雪櫃惹不滿
資金流走丨金管局再接逾58億港元沽盤 一個月HIBOR反彈
【聲生不息】媽媽是抗疫護士 母女分隔兩地 炎明熹唱《念親恩》眼紅紅
離隊!蘇亞雷斯告別馬體 施蒙尼感激其貢獻
Apple測試放棄Lightning接口
不是普通的聯乘系列 而是跨越品牌的友情結晶──Fendace
中環美食:【復古美式快餐店!必食勁邪惡9 吋長「芝士裙」漢堡+洋蔥圈塔!】- The D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