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熱門
焦點推薦
即時新聞
港聞
兩岸新聞
國際新聞
趣聞
圖集
【專題】同心共建 美好香港
【天大秘密】白人夫婦誕黑人女兒 丈夫逝後先知「戴綠帽」?
【咁大整蠱】員工疑播錯片 按摩椅廣告電視播 AV
【寶島美女】長短頭髮一樣咁靚 台灣美少女「王璇」
視頻
熱門
微博美食
带着微博去旅行
微博Vlog
一直播
一直播 : 朱晨麗 rebecca 2020-01-29
「假笑男孩」Gavin Thomas #全球大拜年# 新春到跟我來學如何“種草”吧!
#微博樂活大灣區 LINE FRIENDS陪你迎牛年
【台灣十分天燈夜市】#微博樂活大灣區
財經
熱門
今日重點
即時新聞
星島財經
中國股市
美國股市
國際股市
地產新聞
Media Outreach
資本財經
杏花邨每呎1.61萬市價沽
匡湖居2638萬易手
「電器大王」遺孀沽大坑豪宅
太古城車位月租5500元
娛樂
熱門
焦點娛聞
娛樂新聞
韓星追蹤
外娛新聞
專訪
現正上映電影
即將上映電影
【近照曝光】48歲陳妙瑛與《無頭東宮》養子杜大偉聚舊
【明天嫁麥秋成】湯怡佗B胃口大 事業線急急長
【最佳祝福】伍詠薇52歲生日 陳山聰陳敏之齊賀「熨銀紙」
志偉與三大唱片破冰 力求雙贏
體育
熱門
焦點報導
足球消息
籃球
賽車
羽毛球
排球
桌球
單車
賽馬
網球
其他
精彩倒掛+貢獻2助!阿里賽後贏得摩佬讚譽
美斯經典一幕再現!巔峰期的感覺回來了
摩帥大讚熱刺一顆寶石:有著非凡潛力的人
蘇斯克查:我來後買的人都很有用
數碼遊戲
熱門
Editor's Pick
手機
Apple 專區
攝影
數碼產品
科技新聞
潮玩
電玩情報
攝影圖集
新浪遊戲香港站
手機語音助手 如何成了智能電視上不可或缺的功能
Sony透露備貨情況不容樂觀 原價PS5還得繼續等
魅族18雙旗艦預熱 跟風“Apple環保”
超越專業電競手機!Redmi K40觸控采樣率將達480Hz
Beauty
熱門
Editor's Pick
Fashion
Beauty tips
Love & Sex
Fitness
Astrology
Column
人在旺角小心走光!商場、車站14個偷拍裙底黑點清單
佘詩曼瓊瑤式落淚全靠一個「真」字!拍某套劇時傷心得太真實導致失眠!
【2021牛年運程】12生肖適合佩戴甚麼水晶去增運?有一個生肖建議不要戴!
男伴上圍比你更豐滿?小心他患上「肥仔波」!
Lifestyle
熱門
Editor's Pick
飲食
潮流
旅遊
家居
汽車
健康
親子
星座
寵物
InstaGirl港版周子瑜 Jeannie
前韓女團成員變YouTuber 林李智超性感出鏡
【祛濕湯水】春天最易覺得疲倦 20款易煲祛濕湯水推介
G-Dragon時尚及女友的特點 盤點3大不能不知的事
大灣區
微博
21°C
25/02/2021
首頁
搜尋結果
新聞
持內地學位 回港可報考公務員
( 轉載自《大公報》) 國家教育部日前表示,支持符合條件的香港高校在粵港澳大灣區開展合作辦學,並加大力度招收香港中學
文憑試
考生。特區政府教育局及公務員事務局昨日回覆《大公報》查詢指,大灣區建設是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為本港青少年提供更多前所未有的學習和發展機會,教育局會積極在學校層面為學生提供支援,促進
2020-10-16
12:41
新浪網
中學文憑試
內地院校
文憑試
香港
新聞
灣區新青年丨英才盛世創始人曾祥盛:幫助港澳台生走好內地升學之路
原標題:灣區新青年丨英才盛世創始人曾祥盛:幫助港澳台生走好內地升學之路“國家現在發展越來越好,很多港澳台同胞願意來內地學習,但是他們需要有一個清晰的途徑”,廣州英才盛世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創始人及CEO曾祥盛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說道,“英才盛世的目的,就是為了改變信息不對稱的現狀。”英才盛世坐落於廣
2020-10-12
10:54
新浪網
台灣
北京
香港
澳門
數碼遊戲
倡設學校直薦錄取制 特殊才華面試入U
( 轉載自《文匯報》 ) 「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較全面檢視整體課程,優化高中中英數與應用學習、STEM教育及大學收生等都是其討論範圍(見表)。針對大學收生,小組認為可維持3322基本要求,但提出增設全新的「學校推薦直接錄取計劃」,讓大學毋須受制
文憑試
成績,於放榜前向有特殊才華的考生發出「直接錄取」
2020-09-23
12:50
新浪網
教育學
文憑試
新聞
通識維持必修必考 IES可「脫鈎」轉選修
經歷近三年研究,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昨向教育局提交最終報告。備受關注的高中通識教育科,建議維持必考,但把獨立專題探究改為選修的延伸單元,與筆試成績脫鈎,日後選修考生將另列成績,作為大學收生考慮;課程內容建議恒常檢視,適時更新當代「已成熟課題」,避免師生過分追趕時事議題,並支持教科書納
2020-09-23
03:00
星島日報
通識
基本法
文憑試
教科書
香港
新聞
STEM體藝等專才研直薦入大學
專責小組提出「學校推薦直接錄取計畫」,每校可獲兩個推薦名額,以推薦在STEM、語文、領袖才能、體藝等方面,具特別才華和濃厚興趣學生入讀大學指定的第一年學士學位課程,報告獲接納後,預計最快一年後試行,每年名額約為一千個。小組主席陳黃麗娟承認,現階段未獲全部大學支持,但盼推出後有更多大學
2020-09-23
03:00
星島日報
學聯
文憑試
新聞
課程檢討小組建議 通識科維持高中四大核心科
( 轉載自《文匯報》) 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去年完成公眾諮詢,今日(22日)提交最終報告。消息指,小組建議與去年在諮詢文件提出的大致相若,被外界關注的通識科,小組建議可維持為高中四大核心科目,不過應該釐清和精簡課程範圍,清晰訂明科目的重要概念和內容要求,在
文憑試
通識科,學生可選擇是否進行校本評核獨
2020-09-22
13:12
新浪網
通識
文憑試
新聞
中六生指重回學校上課態度更認真 校長稱面授成效更高
教育局早前宣布,今日起全校不多於六分一的學生,可回校進行不多於半天學習活動。 柴灣有中學安排中六學生回校上課,學校在課室每張書桌加設安全膠板,並在大堂及課室放置消毒用品等,學校的早會亦改為廣播形式進行,校長提醒學生要自行清潔膠板。 有中六女學生表示,事隔兩個月回校上課,心情緊張,要比在家上課要早一小
2020-09-16
10:20
香港電台
文憑試
新聞
【疫境自強】理大小導師劍學雙絕
踏入大專生活後,不少學界戰將也要在體育及學業之間二擇其一,但就讀香港理工大學放射學二年級的花劍新貴馬靖喬,則決定雙軌並行。小妮子反而認為劍擊訓練有助提升溫習意欲,更有動力迎接嚴峻的挑戰。 身為Vincent愛徒的阿喬可說是文武雙全,除了高踞本港女子青年花劍的第七位,更憑出眾
文憑試
成
2020-09-16
03:00
星島日報
香港
體育
教育線上\通識科倡改革 只評及格與否
( 轉載自《大公報》) 通識科自2009年成為高中必修科目後,爭議聲音不絕。團結香港基金的研究報告,點出通識科的「五宗罪」,包括:課程重文輕理、考評模式未能促進思維能力、教材缺乏有效監管、教師支援不足,以及教育局沒有就通識教科書建立行之有效的審查機制。報告建議通識科可保留作
文憑試
必修科目,但僅列出
2020-09-08
11:50
新浪網
通識
學聯
教育學
文憑試
教科書
新聞
教師指改評級「及格」與否意義不大
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即將向教育局提交最後報告之際,團結香港基金重提改革通識教育科評級,改為「及格」與「不及格」,與專責小組諮詢建議大相逕庭。據悉小組認為該科評級方法,不宜有別於其他核心及甲類科目,不會列入最後報告建議。有前線教師坦言,評級改為「及格」與否,實際意義不大。 負責檢討中
2020-09-08
03:00
星島日報
通識
文憑試
教科書
香港
新聞
團結香港基金報告倡通識科審查範圍擴大至補充教材
團結香港基金發表有關新高中通識科的研究報告,向政府建議保留通識科作為
文憑試
必修必考科目,但取消於大學聯招中計算通識科得分,改以及格作為升學要求,又建議為增強考評機制的公平性及靈活性,當局可以考慮只列出及格或不及格兩個評分等級,並加入寫作以外的其他考評模式。 研究認為政府有必要公布教材審查準則,同時把
2020-09-07
11:44
香港電台
通識
學聯
嶺大
文憑試
教科書
新聞
程介明︰教師不應政治表態
(星島日報報道)近年社會政治化,高中核心科目通識教育科備受關注。香港大學榮休教授程介明(見圖)在電台節目稱,現在教育要提防政治掛帥、只是用政治看教育;他認為社會不應要求教師作政治表態,而教師不應向學生宣示政治見解,把學生「綁在政治鬥爭的戰車上」。 被稱為「教
2020-09-07
03:00
星島日報
通識
香港大學
中史科
港大
文憑試
新聞
潘淑嫻促政府設恆常計劃 資助清貧學生電子學習
香港津貼中學議會主席潘淑嫻在本台節目《香港家書》表示,新型肺炎肆虐,全港師生進入網絡課堂世界,但不少學生受到「網絡貧富懸殊」影響,家中設備無法應付學習所需,包括無平板電腦及WiFi等。她希望,政府訂立恆常計劃,資助清貧學生購買流動電腦裝置及無線數據上網服務,以實踐電子學習。 潘淑嫻說,議會已向政府提
2020-09-05
10:00
香港電台
中學文憑試
平板
文憑試
肺炎
香港
新聞
【壓縮考期】考評局料明年逾百DSE生或要考足全日
(轉載自《橙新聞》) 【橙訊】考評局昨日(1日)宣布中學
文憑試
押後至4月23日開考,並會取消中英文口試,又會壓縮筆試考期至三周半。考評局秘書長蘇國生推算,在壓縮考期下會有過百名考生,可能要在同一日上下午都要考試。 蘇國生強調,是迫不得已取消中英文口試,而壓縮考期是希望避免
文憑試
會因為疫情腰斬。不過
2020-09-02
11:20
橙新聞
中學文憑試
DSE
文憑試
新聞
新聞
蘇國生:迫不得已取消中英文科口試 承認是不理想
2021年中學
文憑試
筆試延至明年4月23日舉行,預計7月21日放榜。考評局簡化評核要求,取消中英文科口試,又精簡多個學科的校本評核。通識科「獨立專題探究」保留,但佔分比重由20%減至10%。 考評局秘書長蘇國生接受本台節目《千禧年代》訪問時表示,4個核心科目,有3個已經鬆綁,對學生明顯地釋放出一定的
2020-09-02
10:52
香港電台
中學文憑試
通識
數學
文憑試
訪問
新聞
文憑試
押後至4.23開考
新冠疫情持續影響明年公開試安排,考試及評核局昨公布二〇二一年中學
文憑試
最新考試時間表,開考日期將押後兩周到明年四月二十三日,考試日數亦壓縮為三周半,較以往減省一周,預計七月二十一日放榜。如疫情轉差,後備方案將會進一步延至六月三日開考,八月三十一日放榜。考評局亦公布精簡考試與校本評核方
2020-09-02
03:00
星島日報
中學文憑試
通識
瘦身
數學
化學
新聞
九成考生完成校評 通識科採精簡安排
通識教育科獨立專題探究(IES)等核心科目校本評核,備受考生關注。本報獲悉,考試及評核局曾一度考慮取消,但公開考試委員會討論時發現,絕大部分學生已完成部分校評,認為不應「一刀切」取消,以肯定學生成果,最終採用精簡安排。有通識教育科教師質疑,精簡後把解釋議題、判斷及論證的關鍵部分不計分
2020-09-02
03:00
星島日報
通識
中史科
文憑試
意外
新聞
明年
文憑試
4.23開考 精簡試題及校本評核
考評局今日提早宣布,明年中學
文憑試
的安排,原定4月初開考,現時暫訂會延遲至4月23號開考,考試期亦會由4.5星期壓縮到3.5星期,希望減低中途需腰斬考試的機會,而部分考生到時有機會要一日之內考足兩科,預計7月21日放榜。 如果疫情出現變化或其他因素,明年4月無法開考,考評局已有「終極方案」,會將開考
2020-09-01
22:28
香港電台
中學文憑試
數學
化學
文憑試
新聞
教協同意簡化
文憑試
安排 惟方案不應作先例
考評局公布中學
文憑試
精簡方案,教協回應指,同意考評局提出簡化方案的方向,及早提出有利教師調整教學安排。但認為簡化方案只是一次性措施,不應作為先例。教協認為,取消通識科專題探究其中兩部分,對較早完成的學生不公平。 根據教協調查發現,接近9成受訪教師表示教學進度受疫情影響而落後,教師主流意見是有必要調整
2020-09-01
19:38
香港電台
中學文憑試
通識
文憑試
新聞
文憑試
筆試延至明年4月23日 預計7月21日放榜
考評局公布明年中學
文憑試
的應變安排,筆試延至明年4月23日舉行,預計明年7月21日放榜。 考評局又簡化評核要求,中英文科口試取消,又精簡多個學科的校本評核,通識科「獨立專題探究」即是IES部分,佔分比重由20%減至10%。 考評局表示,明白部分學生已完成校本評核,但未必照顧到每個人的情況,認為整體簡
2020-09-01
18:15
香港電台
中學文憑試
通識
文憑試
新聞
1
2
3
4
5
6
7
8
9
10
新浪香港
即時新聞
13:11
鄭松泰指股票印花稅向中產開刀 陳振英關注會否重檢
12:45
李慧琼冀加強消費券計劃彈性 陸頌雄倡一筆過發放
12:34
藥劑專科學院將了解及收集市民接種疫苗後有何不良反應
12:32
麥美娟稱中央以脫貧為目標 特區去年卻不斷製造貧窮
12:30
政府稱80億元國安開支撥款與駐港國安公署經費無關
更多內容
【天大秘密】白人夫婦誕黑人女兒 丈夫逝後先知「戴綠帽」?
Reap:疫情下46%中小企面臨現金週轉困難
【最佳祝福】伍詠薇52歲生日 陳山聰陳敏之齊賀「熨銀紙」
歐聯奇觀!16強賽首回合客隊奪得7勝
手機語音助手 如何成了智能電視上不可或缺的功能
人在旺角小心走光!商場、車站14個偷拍裙底黑點清單
以女裝盡顯雄性美態? 站在潮流尖端的三位男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