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式智能真無線:Cleer ARC Ⅱ音弧耳機體驗

2023年05月26日10:34

自從近幾年智能手機全面取消了3.5mm耳機孔以來,藍牙耳機逐步成為了大家的手機標配,就拿當下市面上常見的TWS入耳式藍牙耳機來說,確實從百元到千元的可選擇面很廣,且具備小巧便攜的設計優勢,高階的TWS耳機還兼顧主動降噪的能力。但對於這類入耳式藍牙耳機而言,用戶反饋得最多的問題一方面是佩戴時間稍長就會覺得耳道不舒服,不僅脹痛難耐,運動出汗後汗漬被堵在耳道還容易滋生細菌而引發耳道炎症;而另一方面因為入耳式的封閉式聲學結構,上下班通勤或是路跑晨練時,佩戴耳機會完全與外界隔絕,萬一遭遇突發危險情況時無法及時察覺,極易引發意外事故。

開放式智能真無線:Cleer ARC Ⅱ音弧耳機體驗_新浪眾測
開放式智能真無線:Cleer ARC Ⅱ音弧耳機體驗_新浪眾測

當然了,可能有朋友會推薦近兩三年火起來的骨傳導耳機,但問題是現目前市面上一眾骨傳導耳機在解決漏音問題以及音頻素質表現等方面,確實效果還有些差強人意,同時價格也不便宜。但是誰說魚和熊掌又不可兼得呢,開放式真無線藍牙耳機的誕生就是奔著解決以上問題而來的創新之作,而由國際智能聲學品牌Cleer推出的ARC 音弧開放式真無線耳機自2022年伊始推出了第一代產品之後,憑藉不入耳、不傷耳、安全更舒適的佩戴體驗,長期霸榜各大電商平台的開放式藍牙真無線耳機類目。

開放式智能真無線:Cleer ARC Ⅱ音弧耳機體驗_新浪眾測
開放式智能真無線:Cleer ARC Ⅱ音弧耳機體驗_新浪眾測

時隔一年,Cleer再次從佩戴舒適度、聲學調校以及智能設計等方面入手,帶來了全面體驗升級的Cleer ARC Ⅱ音弧開放式智能耳機,而且還獨具匠心的推出了音樂版、運動版和遊戲版三款,以針對特定使用場景有著加持設計的版本可供用戶進行自由的選擇。因為筆者日常喜歡聽歌,對於音質也比較挑剔,因此就選擇入手了Cleer ARC Ⅱ的音樂版。下邊就通過這份真實的開箱體驗給大家細說一下全新的Cleer ARC Ⅱ音弧開放式智能耳機,相較傳統的TWS入耳式藍牙耳機和骨傳導耳機有何獨到之處。

| 開箱及外觀細節,更為舒適的佩戴體驗

開放式智能真無線:Cleer ARC Ⅱ音弧耳機體驗_新浪眾測
開放式智能真無線:Cleer ARC Ⅱ音弧耳機體驗_新浪眾測

開放式智能真無線:Cleer ARC Ⅱ音弧耳機體驗_新浪眾測
開放式智能真無線:Cleer ARC Ⅱ音弧耳機體驗_新浪眾測

首先,這款新品耳機在包裝方面沿襲了上代音弧的雙層套盒式設計,但內盒換成了更為環保的材料。此外細看外包裝會發現,ARC Ⅱ音弧通過了高通的Snapdragon音頻暢聽認證,並且支援騰訊雲小微的智能對話服務,這也從側面印證了其音質和智能體驗方面的升級。

開放式智能真無線:Cleer ARC Ⅱ音弧耳機體驗_新浪眾測
開放式智能真無線:Cleer ARC Ⅱ音弧耳機體驗_新浪眾測

配件方面簡約但不簡單,除主角ARC Ⅱ音弧耳機外,還包括一個充電倉,一條A to C的充電線以及一份說明書。

開放式智能真無線:Cleer ARC Ⅱ音弧耳機體驗_新浪眾測
開放式智能真無線:Cleer ARC Ⅱ音弧耳機體驗_新浪眾測

開放式智能真無線:Cleer ARC Ⅱ音弧耳機體驗_新浪眾測
開放式智能真無線:Cleer ARC Ⅱ音弧耳機體驗_新浪眾測

說其不簡單的地方,自然就是這個非常特別的充電倉了,不同於市面上主流耳機充電倉慣用的烤漆工藝,ARC Ⅱ音弧的充電倉竟然採用了帆布織面+PC內殼的別緻組合,並採用了磁吸式的開關盒設計。而閉合狀態下的充電倉扁平橢圓的外形咋一看有些像女孩子的化妝鏡,選擇灰色也比較耐髒,小巧的體積應對日常出行攜帶也相當的方便。

開放式智能真無線:Cleer ARC Ⅱ音弧耳機體驗_新浪眾測
開放式智能真無線:Cleer ARC Ⅱ音弧耳機體驗_新浪眾測

開放式智能真無線:Cleer ARC Ⅱ音弧耳機體驗_新浪眾測
開放式智能真無線:Cleer ARC Ⅱ音弧耳機體驗_新浪眾測

充電口位於充電倉的背部,採用當下主流的Type-C接口設計,因此即便在外邊忘帶耳機配備的線材,也能用主流的Android手機充電線搞定充電問題。而且日常使用充電10分鐘就能使用1小時之久,僅需2小時就能充滿整個電池。續航的話,單耳機的使用時長為8小時左右,配合充電倉使用則可以額外提供多達27小時的續航時長,總共帶來長達35小時的超長續航。

開放式智能真無線:Cleer ARC Ⅱ音弧耳機體驗_新浪眾測
開放式智能真無線:Cleer ARC Ⅱ音弧耳機體驗_新浪眾測

開放式智能真無線:Cleer ARC Ⅱ音弧耳機體驗_新浪眾測
開放式智能真無線:Cleer ARC Ⅱ音弧耳機體驗_新浪眾測

回到主角,Cleer ARC Ⅱ音弧耳機在外觀設計方面粗看似乎和前作別無二致,實則細節工藝處理得更為完美,支援IPX5級的防水防汗能力。同樣是3節段的耳掛式設計,但重量分配更加的科學合理,且採用了更為符合人體工學的耳掛弧度,自然能更好的分散耳廓接觸部位的承受壓力。加之採用更細的、食品級可變彈性矽膠耳掛,進一步降低耳背接觸面的存在感,以滿足不同耳型用戶的佩戴舒適度需求。

開放式智能真無線:Cleer ARC Ⅱ音弧耳機體驗_新浪眾測
開放式智能真無線:Cleer ARC Ⅱ音弧耳機體驗_新浪眾測

值得肯定的是,在上代ARC音弧耳機上耳機頭與耳掛連接件所採用備受好評的可調節旋掛式回彈鉸鏈式結構設計,此次在ARC Ⅱ音弧耳機上也得以完美沿襲,因此可以通過靈活旋轉來自由調節耳掛的角度,以適配不同厚度的耳朵。看得出ARC Ⅱ音弧耳機多管齊下的細節設計考慮,只為給用戶帶來久戴不累,持久舒適的佩戴體驗。

開放式智能真無線:Cleer ARC Ⅱ音弧耳機體驗_新浪眾測
開放式智能真無線:Cleer ARC Ⅱ音弧耳機體驗_新浪眾測

耳機頭的內側設計除了2個磁吸充電觸點外,左右聲道均予以了符號標識。而凸顯其開放式耳機區別於傳統耳機的最大區別在於沒有入耳式導管的設計,取而代之的是貼合耳道更具指向性的發聲開孔。

開放式智能真無線:Cleer ARC Ⅱ音弧耳機體驗_新浪眾測
開放式智能真無線:Cleer ARC Ⅱ音弧耳機體驗_新浪眾測

另外,其實細心的朋友也發現了,左右聲道的ARC Ⅱ音弧耳機湊一對可以完美的拚出一個愛心的形狀,這也很好的契合了Cleer品牌期望傳遞的那份有溫度的關愛,不僅是對耳朵舒適度的愛,更是解決出行安全性的關愛,讓工學美學融入每一個細節。

開放式智能真無線:Cleer ARC Ⅱ音弧耳機體驗_新浪眾測
開放式智能真無線:Cleer ARC Ⅱ音弧耳機體驗_新浪眾測

順帶提一下,其實此次Cleer帶來的新一代ARC Ⅱ音弧耳機除了針對音樂、運動及遊戲場景推出了三款版本,更是在配色方面大膽創新的運用了豐富的配色設計,音樂版不僅有經典的燕尾藍,溫柔的天鵝白乾淨顯氣質;運動版與遊戲版更是分別加入了亮色系與撞色的活潑風格,充分滿足不同人群的顏值喜好。

| 細說ARC Ⅱ音弧智能音樂版技術優勢,分享主觀聽音體驗

拋開顏值設計,接下來同大傢俱體分享下筆者所入手的ARC Ⅱ音弧智能音樂版耳機的產品特性以及一段時間使用下來,個人主觀的聽音體驗。

開放式智能真無線:Cleer ARC Ⅱ音弧耳機體驗_新浪眾測
開放式智能真無線:Cleer ARC Ⅱ音弧耳機體驗_新浪眾測

首先,作為一款耳機產品,術有專攻的自然是音質表現,而且音樂版的ARC Ⅱ音弧肯定還有特別的體驗加成。據悉此次ARC Ⅱ音弧採用了16.2mm的大口徑定製單元,且配備了獨立的高保真功放芯片,先是從硬件層面入手搞定了好音質的基礎。而得益於高通Snapdragon最新的S3藍牙音頻平台加持,不僅支援藍牙5.3和LE Audio,具備超低的功耗和更低的時延表現,更是支援aptX Lossless無損傳輸,1.2Mbps超高碼流是傳統藍牙的4倍,帶來CD級的無損音質體驗。

開放式智能真無線:Cleer ARC Ⅱ音弧耳機體驗_新浪眾測
開放式智能真無線:Cleer ARC Ⅱ音弧耳機體驗_新浪眾測

通話方面,設計在耳機頭外側和底部的雙麥克風陣列,帶來了精準的定向語音拾取能力,而且麥克風前腔與陣列還採用了物理抗風噪的結構設計,可以有效的抑製氣流產生的風噪雜音。此外,基於高通最新的S3音頻平台,搭載全面升級的高通cVc通話降噪算法,實現更好的通話降噪效果;同時支援高通aptX Voice技術,以32KHz采樣率實現超寬帶高清語音通話。

開放式智能真無線:Cleer ARC Ⅱ音弧耳機體驗_新浪眾測
開放式智能真無線:Cleer ARC Ⅱ音弧耳機體驗_新浪眾測

而對於大家擔心的開放式耳機漏音問題,在ARC Ⅱ音弧耳機上實測即便音樂聲夠大,周圍人湊近聆聽也非常的細微,而且針對語音通話,它還具備自適應通話音量調節功能,能實現實時採集與分析周圍的環境音大小,繼而動態調節通話音量的大小。簡單來說,當週圍環境相對安靜時,會自動調低通話音量,進一步降低漏音的可能,讓通話隱私得以充分保護;而當週圍環境比較嘈雜的時候,則會自動調高音量,確保每一句通話內容都能清晰可辨。

開放式智能真無線:Cleer ARC Ⅱ音弧耳機體驗_新浪眾測
開放式智能真無線:Cleer ARC Ⅱ音弧耳機體驗_新浪眾測

要說ARC Ⅱ音弧耳機在操控體驗方面也極具特色,首先耳機頭外側為觸控區域,通過單擊、雙擊操作實現音樂播放/暫停,歌曲切換以及通話的接聽/掛斷功能,長按還能喚醒手機的語音助手,除了Siri實測Android的語音助手也能完美喚醒。

與此同時,通過其配備的S3音頻平台,這款耳機還支援Snapdragon SoundSnapdragon暢聽技術,內置高精度6軸傳感器,專業級的動態頭部追蹤功能可以帶來更加沉浸的空間音頻體驗,日常使用我們僅需通過點頭、搖頭、轉頭的自然動作,就能同樣實現音樂與通話的相應操控功能,很有一點未來黑科技的感覺。而作為Snapdragon暢聽技術認證首發的ARC Ⅱ音弧開放式耳機,自然能率先感受到新技術所帶來身臨其境般的沉浸震撼體驗。此外,通過高精度的6軸傳感器,ARC Ⅱ音弧耳機還帶來了久坐提醒、意外跌倒緊急聯絡等貼心小功能,這在其他耳機上很少能見到。

開放式智能真無線:Cleer ARC Ⅱ音弧耳機體驗_新浪眾測
開放式智能真無線:Cleer ARC Ⅱ音弧耳機體驗_新浪眾測

好的音質表現除了單元搭配及功放芯片提供的基礎支援,還離不開優秀的聲學調校設計,而作為音樂版的ARC Ⅱ音弧耳機又有哪些方面的特別加持呢?首先是支援Cleer 自研的DBE技術,也就是動態低音增強技術,使得開放式耳機也具備不俗的低頻量感表現。而且相較兄弟款的運動版及遊戲版耳機,音樂版的ARC Ⅱ音弧還特別增加了流行、爵士和搖滾Cleer Pre-set EQ音效,可以更好的滿足喜歡聽不同類型音樂的用戶需求。

開放式智能真無線:Cleer ARC Ⅱ音弧耳機體驗_新浪眾測
開放式智能真無線:Cleer ARC Ⅱ音弧耳機體驗_新浪眾測

接下來就和大家分享下關於ARC Ⅱ音弧耳機的主觀聽感,因為筆者之前也用過幾款開放式的骨傳導耳機,實話說這些耳機談不上樂感,純粹就是混耳朵的聽個響,因此對於同樣是開放式的非入耳耳機ARC Ⅱ音弧本沒有抱太多的期待,但在體驗一段時間後發現,ARC Ⅱ音弧耳機的實際表現顛覆了本人的認知,聲傳導確實在音質樂感表現方面強過骨傳導不少。如果說入耳式的TWS準確叫法是耳塞的話,ARC Ⅱ音弧相較頭戴式大耳機更像是耳掛式的大耳機。因為只要傳聲孔與耳洞的貼合度夠好,單元夠大夠優秀,音質調校和無損傳輸能保證的前提下,自然其聽感方面就不會弱。

具體來說,ARC Ⅱ音弧耳機的三頻得以完美的均衡還原,特別是中頻人聲顯得特別飽滿厚實,而且背景底噪相當的乾淨,像筆者試聽的那首經典的《One I Love》,甚至能清晰的感受到歌者輕微的氣息更替,對於這類沒有伴奏的清唱曲目,人聲細節的還原就顯得特考驗耳機的素質了,好在ARC Ⅱ音弧耳機再一次憑實力征服了我的耳朵。而且像主流用戶常聽的流行人聲,這款耳機對於器樂的分離以及聲場的營造也都能完美的還原演繹。值得肯定的是,作為一款開放式智能耳機,ARC Ⅱ音弧的低頻表現也很是讓人驚喜,像《加州旅館》以及《凡人鼓號樂》這類曲目中都有鼓點的場景,真的是能感受到那種錘錘到肉的震撼,無論力度量感還是下潛回彈都能讓筆者對這款耳機刮目相看,確實代入感很強。此外,這款耳機的聲壓還特別強,一般音量開到60-70%聽歌就足夠大聲了。

| 關於APP

作為一款智能耳機自然是少不了支援APP管理,下載專屬的“Cleer+”應用後選擇對應的耳機型號就能成功進行適配。整個APP看起來界面簡約,操控方便。

開放式智能真無線:Cleer ARC Ⅱ音弧耳機體驗_新浪眾測
開放式智能真無線:Cleer ARC Ⅱ音弧耳機體驗_新浪眾測

在總覽界面可以查到耳機的電量或賸餘使用預估時長,通過均衡器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預設音效,以及播放控制等操作。而通過設置菜單還能實現體感控制的功能自定義和配置觸摸控制。此外,還能激活久坐提醒、跌倒提醒和丟失提醒等設置,這些智能黑科技目前在市場上的其他耳機上很少能見到。

| 總結點評

開放式智能真無線:Cleer ARC Ⅱ音弧耳機體驗_新浪眾測
開放式智能真無線:Cleer ARC Ⅱ音弧耳機體驗_新浪眾測

最終在筆者看來,採用開放式設計的Cleer ARC Ⅱ音弧智能耳機,確實從根本上解決了TWS入耳式耳機久戴不適,無法感知周圍環境的老大難問題;也從設計原理上避免了骨傳導耳機存在的漏音嚴重和音質不佳等缺點,而且升級新款的Cleer ARC Ⅱ音弧智能耳機佩戴體驗更為舒適,並依託高通旗艦S3藍牙音頻平台的加持,讓無線耳機的音質再上一個全新的台階,實現了能媲美有線輕HiFi入耳式耳機的聽音享受。

不僅如此,除了筆者入手的音樂版ARC Ⅱ音弧,選擇運動版還自帶智能計步和紫外線滅菌功能,且支援智能匹配運動音效,節律動感表現更強勁。而對於玩家朋友,無疑選擇遊戲版的ARC Ⅱ音弧,不僅配備了獨立的且同樣獲得了高通Snapdragon暢聽認證的超低延時遊戲Dongle,還特別加入了遊戲音效,針對主流的王者與吃雞等遊戲都有音效的優化。好了,以上就是筆者為大家帶來的Cleer音樂版ARC Ⅱ音弧開放式智能耳機的評測體驗,佩戴舒適穩固,音質細節滿滿,還有不少市面上耳機少見的各種智能體驗,感興趣的朋友不妨也入手一款喜歡的版本去親自體驗一番吧!

關注我們Facebook專頁
    相關新聞
      更多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