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銀行爆煲 日圓成本月最強貨幣 能否繼續跑贏大市?

2023年03月29日13:46
000_32K492Z.jpg
000_32K492Z.jpg

日圓短暫成為避險貨幣。

【橙訊】美國矽谷銀行破產、瑞信危機等事件敲響銀行業警鐘,削弱美元及瑞士法郎作為避難資產的地位,而去年走勢疲弱的日圓,乘勢成為首選的避風港,是本月全球表現最佳的主要貨幣。自3月9日以來,美元兌日圓由137.39水平,跌至昨日(28日)的131.23水平,累挫4.48%。本月以來則累挫3.88%。

《彭博》引述羅素投資(Russell Investments)外匯主管Van Luu表示,今年來日圓已逆轉了去年的弱勢,而且是今年來所看見的主要趨勢之一。德銀旗下投資部門DWS Group,料未來12個月每日圓兌美元將升至125美元。摩根士丹利更加樂觀,目標料日圓升至120水平,又指投資者正評估銀行危機對經濟影響的嚴重程度。

瑞銀外匯策略主管James Malcolm表示,以日圓對沖投資組合屬非常昂貴,部分是因為利差,但它能發揮戰術性防禦作用,所以維持年底日圓兌美元升至120的預測。野村國際外匯策略師認為,美國和歐洲金融不穩風險,增加經濟放緩的可能性,日圓作為相對性的避險貨幣將因而受益。

不過,彭博行業研究(Bloomberg Intelligence)分析師指出,美國聯儲局加息周期接近尾聲,這可能成為左右美元兌日圓走勢的主要力能,日圓波幅可能會加劇。

值得留意的是,日本央行候任副行長內田真一今日(29日)表示,如果經濟和物價狀況證明逐步取消刺激措施是合理的,有可能調整政策及收益率曲線控制(YCC)政策。不過,他提到如果10月年期國債收益率觸及2%,債券的賬面損失高達50萬億日圓。

日本央行去年12月宣布,將10年期國債收益率區間上限從0.25%提高至0.5%,以幫助改善市場運作,引發市場押注日本央行結束負利率。

日本自2006年開始實行負利率政策,在負息環境下,投資者透過借入日圓投資海外資產,透過兩者之間的利差獲利。當風險事件發生後,市場避險情緒升溫,投資者沽出高收益資產,結果部分資金會重新流入日圓,導致日圓匯率上升,所以日圓屬於「被動」的避難貸款,並非如美元因為,資金主動流入美國國債而推升美元走勢。

圖:法新社

更多推薦文章

德銀料日圓有機會飆六成 兌港元重上9算 但需符合兩個條件

投資失利丨孫正義抵押軟銀股份累增至35% 市值245億日圓

關注我們Facebook專頁
    相關新聞
      更多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