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是幸福的月份,然而幸福到底是甚麼?
我們習慣將幸福與浪漫感性連繫在一起,然而幸福其實可以很科學。多年前出版的暢銷書《不斷幸福論》,就是從腦科學角度探究幸福的秘密。
這裡只說書中的其中兩點:作為避開危險的自我保護機制,我們天生就對負面情緒感受更大,追尋快樂的動力往往被對危機的恐懼淹沒;幸福感的產生與遺傳有關,但腦和神經系統的基因,是最易受外界環境刺激而產生改變的部分,即是說我們可以透過訓練,為自己的腦部設定快樂程式。因此腦海中的不快感受,很大程度是天性使然,而幸福感需靠訓練和學習培養。
幸福或許無法從天而降,但原來幸福可以靠練習獲得。
節日送花平庸?但送花人背後的心意可以很有巧思,多看賞心悅目的物事,也可以訓練腦袋的幸福感。
結婚不是通往幸福的必然道路,但有人長久相伴是幸福感的重要泉源,甚至可以延年益壽。
無病無痛的人不一定天天快樂,但百病纏身的人實在很難幸福起來。
今期我們專訪了花藝店店主、婚活公司創辦人和摩登中醫,三個界別共四位女性,於不同層面提升大家的生活幸福感,也讓我們的腦袋從中學習,如何可以不斷幸福的課題。
不斷幸福論
▷ 專訪花藝店微光蜂舍店主 陶愛蓉 TOY | 給別人祝福的幸福▷ 專訪香港婚活HKRD創辦人 黃嘉如Yubi & 張惠萍Anita | 成就兩個人的幸福平心而論,三年前有多少人認為身體健康是一種幸福?就連每周運程也通常將健康運放到最末,可想而知它在大部分人心目中的重要性。為工作、玩樂、瘦身等原因,健康總是被毫不留情犧牲,只因我們都認為身體會自我復元。然而健康其實跟任何其他形態的幸福一樣,從來都不是理所當然。「數年疫情,也真的讓更多人注意身體健康。」米水茶飲品牌CheckCheckCin創辦人梁尹倩(Cinci)說。這位摩登中醫推廣「治未病」已久,亦即「未病就要先防」。她的診所在上環,藏身於一間米水茶飲外賣店內,仿如傳統涼茶舖的「前舖後診」格局,而各式各樣的米水就是Cinci研發的「摩登涼茶」。「所謂摩登中醫,不過是外界的一個叫法,我跟傳統中醫其實沒有分別,治病理論等都是同源,我不過是將茶飲和其他產品放在比診所更顯眼的位置。」Cinci笑說,以茶飲作入門起點,會較易引起別人好奇去嘗試。


自愛就是學會聆聽自己的身體,了解它給你的各種訊號,其實大部分人都『聽』得到,只是沒有理會而已。「怎睡都不夠,水腫、面黃、胃氣多,這些都是脾虛症狀。米水屬性平和,有效健脾滲濕,能減低脾胃負擔,人人都適合,也可以天天喝。」她說很多人對中醫調養的一大誤解是把中藥當成是補充劑,不分屬性,亂吃當進補。「曾遇過客人自稱很健康,不碰煎炸也不熬夜,但喉嚨痛持續了幾個月,深入傾談後才發現他天天吃薑黃,因為他聽說薑黃有助消炎,又是super food,但薑黃始終屬性偏熱,於是我建議他暫停吃薑黃,然後他的喉嚨痛就不藥而癒。」

她認為要先自愛才能有健康,而健康是一切幸福的根源。「自愛就是學會聆聽自己的身體,了解它給你的各種訊號,其實大部分人都『聽』得到,只是沒有理會而已。抽點時間照顧自己,忙不是藉口呢。」現在人人都說要有me time,我們又有沒有好好運用me time去照料自己身體健康?抑或總是遺忘經營這份幸福?
Text: Monica Ng
Photography: Raymond C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