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節檔的電影大片里,梁朝偉、王一博主演的《無名》或許就是最受爭議的一部。
在我觀影的這個場次里,身邊不少觀眾可是傳來了“鼻歎息”的聲音,就是不張嘴,用鼻孔去歎氣。。。為什麼會這樣?就是他們難以理解導演的拍攝手法,覺得電影相當沉悶,但又不捨得離場而去,只能是不斷的歎息。。。

那麼《無名》算是爛片麼?
當然不是,只因導演運用了獨特的敘事方式,倒敘、正敘、插敘都有,甚至時間、空間刻意打亂,確實很容易讓觀眾看到雲裡霧裡般。或許就如這個道理,畢加索的畫,有人覺得是大師之作,但有人覺得是畫得很醜。也可以說,《無名》是有著其獨有的藝術特色,對於觀眾來說,可帶有 一定的門檻。

這部電影是有一定的門檻
在我看來,程耳導演是將劇情碎片化,然後處處埋下伏筆,再利用前後對立的方式來敘事,只要能認真留意前後劇情的,都會大呼:妙!
而對於更多觀眾來說,基本門檻就是對1931年和1937年的歷史背景有個認識。最簡單的就是:九一八事變發生在1931年,七七事變發生在1937年。這樣能對於角色們的對話能更好的理解,也就能更好的弄懂劇情。

為何要叫“無名”?
主要就是角色們基本都是無名的,最多就是叫唐部長、陳小姐、張先生。。。
其實這是一部極具懸疑色彩的諜戰片,描述的就是特工的故事,他們由於工作性質的特殊性,名字當然也不適合透露吧。
故事是在多黨派的特工之間,相互博弈中展開,相互的對比也顯得相當強烈。尤其是共產黨員的本質,確實有別於其他黨派的,《無名》這個故事就是對這些“無名者”的致敬!

在《無名》里,光影和配樂都是殿堂級的存在。
無論身邊的觀眾是如何的“歎息”、打著哈欠,我都是一直用欣賞的眼光去看下去。雖然開始是覺得故事跳躍性很高,會有點兒迷惘著故事內容。但從影片第一個畫面開始,我就已經感受到導演是用光影和拍攝角度來與觀眾們探討著電影細作之道。
不少場景都是在夜幕下、隱秘的角落處等,這些場景是相當昏暗的。但導演很會利用“遠處的光”,讓光襯托起人物的輪廓,凸顯出角色當時的所思所想,甚至讓角色看起來更有性格。

演員們都是演技在線,梁朝偉和王一博的對戰非常驚豔
演員陣容:梁朝偉、王一博領銜主演,周迅、黃磊特別出演,森博之、董成鵬、王傳君、江疏影、張婧儀主演。整體陣容很亮眼,除了王一博外,其他演員的演技大家都無需擔心。而王一博非表演科班出身,但在電影里的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這也體現出程耳導演的用人眼光。
作為領銜主演,梁朝偉和王一博的戲份都相當十足,兩者的身份開始還挺明顯的,但到了最後卻迎來反轉。這裏就不劇透更多,還是留著大家去影院自行判斷,兩位誰正誰邪。

整部電影的一大半部分,演員們基本都是“文藝式”演繹,動作場景不算多,更多都是用對話、表情、肢體語言等演繹著劇情。而到了最後一部分,梁朝偉與王一博展現其一場生死搏鬥,而且還是經過精心的動作指導,極具看頭。

在女演員方面,周迅演技不用多說,一如既往的好。新人張婧儀的演技給人驚喜感,雖然出場時間不多,但肯定能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大家可以回憶一下《關於我媽的一切》,沒看過的還是值得看一看)
江疏影的造型非常驚豔大家的眼球,一套紅色旗袍,既有韻味,又有氣質。而且說起上海話來相當動聽,畢竟她自身就是上海人呢。

大家一起在電影里玩劇本殺唄
各位演員在戲里有深度的飆戲,而劇情卻是碎片式般拚接著,確實令不少觀眾越看越有點抓不著頭腦。其實大家大可以當觀看《無名》是去電影院里玩一場劇本殺,從劇情的碎片中尋找答案和真相。值得一提的是,劇中埋下了很多暗喻的東西,無論食物、動物等都有著其背後的意義。就例如狗,飛機上跟隨日本兵的狗、受傷了的流浪狗、在監獄里兇惡無比的獵犬,分別象徵不同的人,而且也有相應的命運,值得大家去思考的。

最後必須一提的是,觀賞《無名》是更值得去畫面更為高清的影廳,以便能更好的欣賞導演用心製作的畫面感。
噢,對了,春節檔大過年的,去電影院還要燒腦,值得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