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你聽了嗎?
今晚,周杰倫的演唱會重映在社交網絡狠狠刷了屏。
《龍拳》《一路向北》《不能說的秘密》《雙截棍》……23首歌,你是不是也跟唱下來了?
就算只是9年前的演唱會重映,就算6年都沒出新專輯,就算他什麼都沒做,還是一樣可以輕鬆霸屏熱搜,當那些熟悉的旋律響起,彈幕紛紛刷起“淚目”“我的青春”“想回到過去”。
就像網友說的:“沒辦法,誰叫他是周杰倫。”

9年前,還有腹肌的周杰倫
今晚的演唱會重映,或許帶給你的第一個衝擊不是音樂,而是視覺上的:
一艘炫酷的藍光螺旋飛行器降臨在舞台上,周杰倫身著雕花古銅盔甲戰服登場, 在《驚歎號》的音樂中,露出了他結實的8塊腹肌(限量版)。

就在演唱會的前一年年底,周杰倫推出了自己出道12年來的第12張專輯《十二新作》,為了達到自己要求的完美身材,他拉來好朋友劉畊宏等人幫忙健身,整整瘦了8公斤。
“哥練的不是肌肉,是毅力!”那時的周杰倫總這麼說,他想告訴大家自己有在改變,“30歲可以練到20歲的狀態,代表說我的音樂還是沒有不見。”
那時,他的專輯累計銷售數字已經達到2400萬張。

2013年的周杰倫相當忙碌,在為新專輯宣傳的同時,他還推出了第二部自導自演的電影《天台愛情》,後來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第一部票房過億的歌舞片。
“只要是我想下決心涉及的領域,我都力求做到最好,這就是真實的我。”周杰倫說。

2013年,他的“魔天倫”世界巡迴演唱會從上海啟航,全世界共巡演了76場,場場爆滿,一票難求。
對於一些粉絲來說,那也是自己人生看的第一場周杰倫演唱會。
“唱完了最後一首歌,全場亮起了燈光,但是全場大喊‘周杰倫’!幾分鍾後周杰倫又出來了,當《七里香》音樂響起的那一刻徹底淚奔了……”有網友記得。

“誰叫我是周杰倫”
如果說最近娛樂圈的流行趨勢是“考古”,周杰倫無疑是這股“考古潮”中的頂流。
“周杰倫的才華到底有多可怕?他的歌究竟可以多超前?”互聯網時不時就會出現這樣的討論。
2000年,周杰倫第一張專輯《Jay》橫空出世,後來的一張《範特西》,更是橫掃多個大獎,當時的他站在領獎台上說:
“這樣的音樂可能很粗糙,錄音設備可能不齊全,但是我就是要這樣的音樂,誰叫我是周杰倫。”
這位華語樂壇的新生代,以特立獨行的方式走上時代的舞台,他的音樂,也成為一代年輕人的青春宣言。

曾有人分享第一次聽《七里香》的感受:秋刀魚到底是什麼滋味呢?對於一個成長在北方內陸城市的孩子來說,實在有些好奇。
周杰倫的歌,就給很多人帶來了這種“新世界”的感覺,《半島鐵盒》《愛在西元前》《半獸人》……跟著他的歌,少年們一點點打開了對外部世界的認識。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他的風格,可能就是“多元”,融合古典、爵士、搖滾、民謠、電子、中國風等元素,形成獨一無二的個人風格。
多變的曲風之外,他的作品中還包含著許多細膩的情緒和人文關懷,比如反戰題材的《止戰之殤》、反家暴題材的《爸我回來了》、環保題材的《梯田》等……
不管開心、傷感、熱戀、失戀,在不同的狀態,每個人似乎都能找到符合自己心情的歌。

22年,依然“範特西”
跟2013年這場演唱會相比,如今大家聽周杰倫的時間,又加上了將近10年。
“說來慚愧,雖然號稱自己是周董鐵杆粉絲,但是在《周杰倫的床邊故事》之後的專輯,我居然一張都沒聽過。”有粉絲開玩笑說。

當週杰倫很久不出新歌,他的作品卻還在不斷霸榜,誰又能料到,當年的《本草綱目》,還能在多年後成為令人腿軟的毽子舞呢?
22年了,你為什麼還愛著周杰倫?
有人說,他的成功之路本來就很勵誌;有人說,他的歌還是能帶給自己思考;有人說,他的歌里有美好的童年和青春。
“現在我的工作特別忙,也有許多有壓力的時候,但當我一聽周杰倫的歌,就回到了那個純真的年代,變得輕鬆許多。”


今晚,演唱會的最後的一首歌是《陽光宅男》,很多人條件反射就想要跟著劉畊宏跳操,“‘換方向!側踢!’‘我們要做陽光的宅男奼女’,誰懂……”
2016年時,周杰倫在採訪中笑說自己3年幸福胖了13公斤,自信道“不過大家都看不出來”。
一轉眼,窗外的麻雀已經多嘴了十幾年,當劉畊宏飛速改編出一首又一首健身操,連五月天都在新年願望里說希望周杰倫出歌……
“鴿王”的新專輯,似乎在今年才看到了一些新動靜。

昨天,方文山在短視頻平台說,“周同學的新專輯到底確定是何時出來,這兩天我會協助解答的……”
文山老師,這次,我們可以相信你一回嗎?
微博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