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估計2022 年 12 月能否全面通關?(最多可選1項)

梁卓偉說,從流行病學模型看,疫情未見頂,仍是幾何級數上升。(林灝榮攝)
政府專家顧問、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說,上星期看到不少長者在急症室門外等候,相信做醫護及社福的同事都特別感到痛心。
他指出,現時有超過300間院舍爆疫,每間院舍的環境未必如醫院般的感染控制規格,社署於觀塘彩榮路體育館設立暫託中心,接收由醫管局轉介的長者,委託保良局負責照顧,港大醫學院會為這個社區隔離設施提供臨床醫療照顧。
梁卓偉視察設施後表示,有些院舍長者屬初步陽性,當入院時好少會帶備長期服用的藥物,部分亦未上到病房,現時送到這個社區隔離設施,但平時服用的藥物未能運到,因此需要有醫生開藥,亦要護士派藥。
他表示,如病情轉為不穩定,要有醫生當值進行評估,透過港大的醫療系統,數名在臨床或教學崗位全職工作的醫生,會在工餘時間前來協助,希望做到首個星期,每日24小時都有醫生當值。港大護理學院亦有臨床帶教的護士,帶同一些高年級及接近畢業的護理學生當值。當中涉及24名港大醫學院醫護及員工,包括12人護理系學生,人數可能加減,視乎場地運作及病人需要。
梁卓偉說,從流行病學模型看,疫情未見頂,仍是幾何級數上升,真正感染數字遠多於確診數字,雖然大部分是輕症,但當感染人數多,只要好小百分比需要醫護照顧,數量亦會很多。
他強調,已提醒有關設施的人員,未來兩、三個星期,或有一些情況未必穩定的長者可能轉到這個隔離設施,因為當感染人數多,醫院需要分流。
至於死亡率,梁卓偉說,早前已說過,於高峰期時不排除每天死亡人數或達三位數字。
更多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