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養不起”和“娶不起”的區別
作者:末那大叔
近幾年的年度熱詞,非“獨立女性”莫數。
但慢慢的,我發現它變味了。
很多人認為,獨立女性,就是不婚不育的事業型女性;不依靠男人,不需要愛情,一個人能過得很好。
我不否認這樣的女性是獨立女性;但這絕不是獨立女性的標準。
從前的女性,被要求成為“賢妻良母”,必須相夫教子;如今的女性,被“獨立女性”的人設所捆綁,必須事業有成,不婚不育。
女性始終要被別人評判定義,這就是我們要的平等嗎?
抱歉,我真的不能讚同。

有個宣揚女性獨立的節目,叫《聽姐說》。
應采兒第一期奪冠後,就有網友提出質疑:
“開口閉口老公兒子,算什麼獨立女性?”
而她也對其進行了回應:
“如果一個男的開口閉口老婆孩子,會說他好愛家庭,嫁人就要嫁這種人;
那為什麼女人這樣就要被說不獨立?
我獨立了這麼久,還被認為不獨立;
只是因為我是女性嗎?”

鮮有人討論,怎樣的男人算獨立男性;
卻對女性施加了那麼多的約束和指責。
比如,不婚不育的女性,這輩子的失敗,在於沒有一兒一女;
在外奔波的事業型女性,就是不負責任,愧對家庭;
認真教育孩子的全職媽媽,就是不夠獨立。
那些人只顧批判她們,卻忘了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
任何人都有選擇的權利,任何人都應該尊重別人的選擇。
“她”獨立與否,輪不到別人來說。

讓我們來看看,百度百科對於“獨立”一詞的註解:
“獨立是指單獨的站立,或者指關繫上不依附、不隸屬;
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做某事。”
是有清醒的認知,是可以主動選擇。
這讓我想到了《浪姐2》上,備受爭議的程莉莎。
很多觀眾認為,這樣的一個家庭婦女,像依附於別人的菟絲子;
她沒有自我,不符合《浪姐》獨立女性的主題。
因為她喜歡在自我介紹時,說自己是“郭曉東的太太”;
結婚十幾年,對丈夫沒有任何要求,也不需要禮物;
只要丈夫想她,不管中途多麼辛苦,都會出現在他面前。
為了應對這些質疑的聲音,節目組曾試圖為她打圓場:
“你是不是不願提及,自己是郭曉東的妻子?”
可她想都沒想,迅速回答:
“我挺想依靠他的。”

依賴,確實是獨立的反義詞;
但它不是貶義詞,且可以與獨立共存。
程莉莎一直是一個獨立且自信的人;
這一點,從她敢於追求郭曉東20次,就能看得出。
然而婚後的她,並不是卑微的;
相反,感情的主動權一直在她的手中。
準備結婚時,就提出要郭曉東上交財務;
遇到問題時,會主動跟他講,而不是藏著掖著。
她把丈夫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因為她非常愛他;
選擇做家庭主婦,因為她熱愛家庭,心甘就情願。
她確實足夠依賴郭曉東,但她也足夠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正如席瑞在《奇葩說》上所說的:
“真正的獨立,應該是選擇自由的權利。
當一個女性成為家庭主婦,不應該以一刀切的視角去看待;
而應該看她是不是‘我願意’,而不是‘我必須’。”

當我們討論獨立女性時,我們在說什麼?
女性大可以追求愛情,結婚生子,因為這與獨立並不相悖。
結不結婚,生不生孩子,是選擇;獨立或不獨立,是對自我的認知,絕非來自他人的評價。
真正的獨立女性,是能夠選擇自己的人生,也有面對一切的勇氣。
不管是不婚主義、事業女性,還是家庭主婦、全職媽媽;
以及在看的每一位女性,你都可以是獨立的。
生活向來不輕鬆,你有無數種選擇——
如果獨處更加令你舒適,孑然一身又何妨?
如果嚮往愛情,當然可以勇於追求,大方擁有有何罪?
但前提是,你要明白自己的內心,以自己想要的方式度過這一生。
你不應該被任何一種身份困住,也無需成為任何人;
就做你自己吧,你永遠自由。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新浪女性(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