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首部心理學實驗紀錄片開播,婚姻真實面目被曝光:80%的夫妻都是不匹配的人?
作者:盧悅心之助
講個恐怖故事:你真的瞭解你的另一半嗎?
很多人可能會回答,當然了,畢竟在一起同床共枕這麼多年,這點自信還是有的。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最近,我在網上刷到一部豆瓣評分高達8.5的心理學實驗紀錄片——《幸福實驗室》。
節目中邀請了4對戀人,重現和親密關係有關的經典心理學實驗。
這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就是“箱庭遊戲”。
這個遊戲,是讓情侶雙方把各種微縮的模型擺在沙盤上,以此來考驗雙方對彼此的理解程度。

值得深思的是,一對相識12年、戀愛5年的情侶,在做完這個遊戲後不久,便選擇了分手。
為什麼有些人明明相愛,卻不能走到最後呢?

你不說我也懂,是愛情中最低效的溝通
“你覺得我為什麼要放這個?”
這是女生在箱庭遊戲中最常說的一句話。
大部分時候,男生都能猜得出來,但有些時候,他也猜不透。
女生覺得很委屈,她認為,如果你在乎我,你就應該知道我需要什麼,我想要什麼。
這也是很多戀人在相處中常犯的一個錯誤。
很多時候,我們總以為自己的感受是被他人知道的,所以就該被他人理解照顧,實際上這是嬰兒的“全能自戀”:
我怎麼了,媽媽就應該知道。
放到親密關係當中,就演變成了對另一半過高的期待。
可現實是,如果你沒有明確地表達出來,對方對你的所思所想,是無從得知的。

其實,“我不說,你也懂”是愛情中最大的謊言,更是一種“低效溝通”。
因為沒有人可以無緣無故地懂你,甚至在你什麼也沒有說的情況下,就能猜出你在想什麼。
《幸福三重奏》里,奚夢瑤就表示,夫妻之間就要“有話直說”。
有一段時間,她覺得何猷君陪自己的時間太少了,她沒有言語暗示,也沒有生悶氣自己憋著,而是選擇直截了當地告訴何猷君:
“你陪我的時間太少了,我覺得這樣子不行。”
後來,何猷君果然慢慢減少了應酬,但他表現得太不明顯。
有幾次他推掉了聚會,卻發現老婆以為他沒時間,已經和朋友另外有約了,這讓何猷君覺得很不高興。
幸好兩個人沒有置氣,也沒也沒有埋怨,而是特意抽時間把這件事說清楚,才得以誤會解除。

蓋瑞·查普曼在《愛的五種語言》中說過:
“如果我們要發展親密關係,我們需要知道彼此的願望;如果我們想要彼此相愛,我們要知道對方要的是什麼。”
婚姻不是說一不二的命題,有話直說、有商有量才是長久之道。

用對方喜歡的方式去愛人,也會撞上槍口
車尼雪夫斯基說過:
“愛一個人意味著什麼呢?這意味著為他的幸福而高興,為使他能夠更幸福而去做需要做的一切,並從這當中得到快樂。”
愛是予人所求,而不是予己所想。
明明我愛吃蘋果,你卻總愛給我梨,我不能拒絕你的好意,又騙不了自己,而你付出了真心,卻又為難了我。
最後的結局,只能是你累,我也累。
於是,我們理所當然地會想到,那我們換位思考不就行了嗎?
但有時候,變成對方喜歡的方式,可能也會適得其反。
節目中有這樣一個細節,兩個人一起複盤擺件的擺放思路的時候,女孩不斷地問他為什麼這麼放?
男孩總是回答得特別快,似乎是被長期訓練出來的。
諮詢師注意到了這一點,便問他,以前你也會這樣回答嗎?
男生猶豫了一下,才表示自己之前是一個比較沉默寡言的人,和女生在一起之後才變成這樣的。
這時候女孩說出自己的心聲:“我覺得他還是在乎我的。我有點感動,但更多的是不信任,我覺得他在撒謊。”

發現了沒有?
當你改變自己,變成對方喜歡的樣子時,得到的也許不是肯定,而是質疑。
生活中我見過很多這樣的情侶,尤其是他們在吵架後,男孩怕女孩不開心,所以會下意識 “哄她”。
久而久之,女生反而會覺得這些好都是違心做出來的,顯得敷衍、不真誠。
男生會認為我都道歉了,你怎麼還不依不饒,覺得女生“事多”,女生察覺到男生的態度,會理所當然地以為“果然他不愛我”。

如此循環往複,感情又怎麼可能會長久呢?

愛情偏離路線時,請及時掉頭
看過一句話:
婚姻是場漫長的旅程,如果駛進了錯誤的路線,不要再硬著頭皮往前開,而是希望你時刻謹記導航里的一句話——
你已偏離路線,已為你重新規劃,請在合適的位置,選擇掉頭。
那麼,當感情出現問題了,我們應該如何調整呢?怎麼做才能達到最理想的狀態呢?
家庭治療大師米紐慶說過:
“從來沒有理想的家庭,當關係遇到挫折時,有修復能力的家庭,就是理想的家庭。有修復能力的親密關係,就是理想的親密關係。”
1。 完善愛情地圖
約翰·戈特曼在《幸福的婚姻》一書中指出,親密關係的第一要義是完善愛情地圖。所謂愛情地圖,就是對配偶的瞭解程度。
很多在一起時間很長的戀人或者夫妻,反而會在日漸相處中,變成最熟悉的陌生人,不願傾聽,逃避交流。
這其實是一種距離致盲,以為在一起時間久了,感情穩了,便會不自覺地忽略對方。
就像節目中的這對情侶,他們認識了十二年,可是他們對彼此的瞭解,卻都停滯不前。
所以,千萬不要在感情中偷懶懈怠,忘記了如何與自己最愛的人相處。

2。 學會彼此接納
每個人生而不同,有的人鋒芒畢露,有的人藏愚守拙,但伴侶之間的差異,並不一定非要異化自己,而是可以彼此接納,彼此融和。
孫儷曾在結婚9週年紀念日感慨她和鄧超婚姻生活的不易,鄧超無辣不歡,她飲食清淡;
鄧超喜歡住北京,她喜歡住上海;
鄧超喜歡每天和人聊天,愛表達,她喜歡安靜不說話……”

但因為相愛,他們學會了彼此接納,喜歡北京的鄧超住到了上海;
無辣不歡的他學會養生,變得飲食清淡;
原本安靜內斂的孫儷在鄧超的影響下,學會搞怪,變得越來越幽默。
互相滋養的感情就是這樣,不是被逼著妥協和改變,而是自然而然,由內而外的靠近。
3。 擁有愛的能力
李銀河在書里寫道:
“一個人先要愛自己,如果連自己都不愛的話,他不可能愛上別外一個人,不可能擁有愛的能力。”
節目中,女生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反複試探,來印證對方是不是真的愛著自己,這其實是在傳遞一種不信任感。
這種不信任,不僅是不相信對方,還折射出她對自己的不自信、不配得感,所以她才會糾結又擰巴。
但如果一個人連自己都不愛的話,又怎麼去愛人呢?
即便相愛,我們也不能忘記,彼此是獨立而完整的個體,只是恰好碰撞出了火花,我們依舊要在自己的領域發光閃耀。
婚姻最現實的真相也在於此:沒有永遠的婚姻,只有共同成長的夫妻。
願我們都能在戀愛中,找到最舒服的相處模式,遇到最好的自己,尊重對方、理解彼此。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新浪女性(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