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西媒文章:單複製抗體或成抗病毒的魔法子彈 來源:參考消息網
參考消息網7月28日報導 西班牙《趣味》月刊6月號發表題為《單複製抗體,抗擊新病毒的魔法子彈》的文章,作者為勞拉·G·德里韋拉。全文摘編如下:
自1975年發現以來,精度高、副作用小的單複製抗體(mAbs)就逐漸演變成未來健康領域內最有力的武器。
“我們的目標是找到那些已經被感染並依靠自己的免疫系統順利康復的患者,並從血液樣本中挑選出能夠起到作用的抗體。隨後,我們將在實驗室中增強這些抗體,以便最終得到一種由兩到三個單複製抗體組成的‘單複製抗體雞尾酒療法’,以期用於治療這種疾病。”愛因斯坦醫學院微生物學和免疫學教授卡爾蒂克·錢德蘭是這樣解釋他作為普羅米修斯轉化研究示範中心科研主任的工作的。該中心是由幾所大學和一所傳染病醫學研究所合作開展工作的,其主要任務是研發出可用於治療新冠病毒患者的單複製抗體。據生物技術創新組織稱,自去年3月以來,分佈在世界各地的其他70個實驗室也開始了一場與時間的賽跑,其中包括再生元製藥公司和禮來公司。
1986年,第一種單複製抗體複方藥物(用於預防腎臟移植排斥反應)投入市場。自此以後,已有80多種藥物獲得批準。這些藥品為癌症免疫療法鋪平了道路,並被用來對抗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和多發性硬化症等。最近,這些藥品的使用範圍已經擴大到傳染病,用於針對愛滋病毒、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和伊波拉病毒進行治療。
這種在諸多領域都取得成功的療法到底是什麼呢?首先,我們必須瞭解人體免疫系統是如何工作的。我們能產生大約100億種不同類型的抗體,這些抗體能夠識別幾乎任何抗原或入侵的微生物,其中包括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等。令人驚奇的是,每個抗體都與眾不同,因此能夠與其針對的特定病原體接觸,進而抵消病原體的作用並將其摧毀。
錢德蘭表示:“抗體就像打開鎖的鑰匙。自19世紀以來,醫生就已經知道,從感染中恢復健康的病人的血漿中含有幫助治癒病人的物質。但必須找到活性成分,即對某種疾病起作用的確切抗體。”例如,抗破傷風的抗體與抗腮腺炎的抗體毫無關係,甚至不是所有的流感病毒都被同一種抗體抵抗。就像你的車鑰匙不能打開你鄰居的車一樣。但是,你如何為每把鎖都找到合適的鑰匙?
這就是阿根廷化學家塞薩爾·米爾斯坦在他位於英國劍橋的醫學研究委員會的實驗室里試圖尋找的答案。當時他試圖瞭解抗體的特異性到底取決於什麼。他的目的是通過確定其化學結構,以期描述抗體的特徵。他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產生足夠多的同類型抗體,以便能夠破譯它們的組成密碼。
問題在於產生抗體的細胞,即B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在體外培養中只能產生少量的抗體,並且很快就會死亡。所以他開始使用B細胞淋巴瘤產生抗體。作為一種癌細胞,B細胞淋巴瘤能夠產生無限的抗體。然而,即便如此,他也無法讓其只產生一種類型的抗體,而只能產生一種對研究毫無用處的混合物。此後,年輕的德國生物學家、米爾斯坦的博士後研究生喬治·科勒發現了一個亮點:如果將B細胞淋巴瘤與一種能產生特定抗體的淋巴細胞融合,而這種抗體能夠對抗一種已知的抗原,最終將會發生什麼情況?這個問題的答案後來為米爾斯坦和科勒贏得了1984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並標誌著現代免疫學的一個新時代的開端。
實驗其實很簡單:首先他們向小鼠體內注射綿羊紅細胞,使其成為對綿羊紅細胞免疫的小鼠,因為囓齒動物的免疫系統會將這種細胞識別為一種抗原。隨後,他們從小鼠的脾臟(產生B淋巴細胞的器官)收集B淋巴細胞,並讓其與B細胞淋巴瘤融合。他們把由此產生的雜交細胞稱為雜交瘤細胞——由於具有B淋巴細胞的基因,因此它能產生一種特定類型的抗體;由於同時具有B細胞淋巴瘤的基因,因此它是不會死亡的。換言之,雜交瘤細胞的功能就像一座永不知疲倦的工廠,生產針對該抗原的特定抗體,而在這種情況下的抗原是綿羊紅細胞。
該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已經發現了如何在實驗室中生產單複製抗體。西班牙維哥大學的免疫學教授岡薩雷斯·費爾南德斯表示:“雜交瘤細胞產生的所有抗體彼此毫無差異,因為它們來自同一個母細胞,來自同一個B淋巴細胞複製,這就是為什麼它們被稱為單複製抗體的原因所在。”他在上世紀90年代初也曾是米爾斯坦實驗室的博士後研究生。
正如研究人員1975年發表在《自然》週刊上的那篇著名文章中所希望的那樣,雜交瘤細胞技術“能夠有效運用於醫學和工業領域”。他們可謂高瞻遠矚。今天,該技術在全球範圍內的市場規模超過1400億美元,在全球十大最暢銷藥物中占了七席。劍橋大學的分子生物學家戴維·塞克表示:“單複製抗體已經改變了醫學。在其被發現後的頭十年里,單複製抗體徹底改變了我們對生物系統的理解,儘管它首先被用於研究和診斷,但其治療潛力始終是不可否認的。”塞克在上世紀70年代曾與米爾斯坦在同一個實驗室共事。
今天,全人源單複製抗體成為普羅米修斯轉化研究示範中心和禮來公司用於抗擊新冠病毒的重點研究對象。再生元製藥公司的藥物也把重點放在該領域。錢德蘭表示,這種單複製抗體主要“針對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以抵消其作用,特別是在病毒與人體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受體結合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