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發展空間大 DSE生內地升學增

2021年07月21日17:29

DSE放榜,繼續求學是主流出路,不過對部分人而言,本地升學不再是首選。教育局的統計揭示,去年每七名中六畢業生就有一人離港,前往海外升學,佔比創九年以來新高,當中以內地升學人數最多。

報告羅列熱門升學地點,其中最多中六生選擇往內地,人數約一千八百人,其次為台灣,有一千五百多人。而台灣陸委會去年底公布的數據顯示,二一年度赴台就讀學士課程的港生有約三千人,較二○年的數字增加兩成六。教育界及升學顧問分析,兩地大熱原因與學科選擇及發展前景有關。

香島專科學校有提供內地升學的預備課程,校長羅永祥直言,據國家教育部數據,港生內地升學人數每年已逾三千人,較教育局的統計多,「調查只涵蓋文憑試學生,未計算在內地讀高中的港生及讀國際學校的人。」在學科方面,他指本港就業前景較側重金融、貿易及地產,但未來世界的發展方向是創新科技,「深圳的華為、騰訊及大疆,隨意說幾家都屬國際級。」他又認為大灣區的發展空間更大,學生在內地讀書了解當地文化及建立人脈,將有助職場發展。

熟悉內地及台灣升學的愛學遊總經理張玉忠亦留意到,本港學生認為兩岸的科研學科選擇較吸引,「台灣及內地較多應用性、實用性的學科,而且愈來愈重視職業導向課程,不似香港般側重於學術研究,或以商科為主。」學友社學生輔導顧問吳寶城補充指,兩地熱門學科各異:「去內地升學的學生,較多選讀中醫、工商管理,以及軟件編程等工程學科;赴台升學的學生則以興趣為主,選讀文化、設計、酒店、歷史等學科。」

留學的經濟負擔往往令學生卻步,但羅永祥指出,港府有為內地升學學生提供資助,內地亦設港澳台生的獎學金,加上內地學費及生活費相對便宜,在經濟方面提供極大誘因予本地生,變相推高內地升學率。

至於畢業後留在當地就業的情況,吳寶城透露,近兩、三年香港學生留在內地工作的比例較高,因很多人早已計畫在當地發展;反觀在台灣,比較多人因學費低、收生要求低而入學,故推斷兩年後因本港社會環境轉變,而留在台灣工作的學生,將會明顯增加。

關注我們Facebook專頁
    相關新聞
      更多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