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賽沉寂 ≠ 無貢獻!低調,才是美斯奪冠密碼

2021年07月14日10:57

現在的美斯,到底威力幾何?
現在的美斯,到底威力幾何?

  「對厄瓜多爾的比賽他被對手撞傷了腿筋,對哥倫比亞和巴西他都是帶傷上場。」

  帶領阿根廷在美洲盃上奪得冠軍之後,功勳教練史卡朗尼Lionel Scaloni自然在賽後被問到了美斯Lionel Messi的表現,而這句回答,也算是解釋了不少人的心中困惑。

  美洲盃決賽,除了攻入關鍵一球的迪馬利亞(Angel Di Maria)之外,阿根廷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大多來自迪保羅的攻守兼備、蒙戴亞的兢兢業業、後防線的勉力堅持,以及奧達文迪Nicolas Otamendi的凶悍動作。作為球隊的最大王牌,相較於最後時刻面對艾達臣Ederson的腳軟和奪冠之後的含淚慶祝,美斯似乎始終都沒有出現在舞台的最中央。

  但從某種角度來說,這也是阿根廷時隔28年再獲大賽冠軍的原因。

  從某種角度來說,決賽的兩支隊伍都面臨同樣的課題。

  如何在保有一名能力已經進入下滑通道的技術型球星的情況下,既能維持對對方防線的壓力,還能時刻保證足夠的防守人手?

  從這個角度來說,阿根廷顯然是更為堅定的一方。

  擺出羅達路-馬天尼斯Lautaro Martinez和美斯的雙前鋒之後,史卡朗尼在後場擺出了八人兩線的防守態勢,不僅將大部分球權都讓給了中場佔優的巴西,而且連迪馬利亞這樣的進攻端副手都背有沉重的防守任務:

  其實,阿根廷的雙中堅顯然有著能力上的問題,畢竟他們可以被巴西如此輕易地打到禁區內形成射門:

  但正是外圍六人的聯手保護,讓奧達文迪和羅美路Sergio Romero的中堅組合沒有出現更大的紕漏。

  既然擺出了如此保守的戰術姿態,如何打出高質量的進攻就成為了擺在阿根廷面前的第一道難題。

  由於體格上的限制,美斯不能成為突前前鋒;由於體能上的限制,美斯也無法盡力投入逼搶。即便沒有腿筋傷勢,在過去幾年的球會關鍵大賽里,這兩大問題也始終是教練員使用美斯的兩大困擾。

  另外,除了早期身體狀態極佳的時候,美斯的長途奔襲能力在最近幾年下滑得愈發明顯。

  隨著帶球、衝刺距離的增加,美斯的體力會快速衰減,從而影響到他之後的動作精度,而這恰恰是主打防守反擊的球隊,需要前鋒球員打出威脅的重要方式。

  但球星之所以為球星,就是因為他們即便在身體、狀態不佳的情況下,依然有著改變場上局勢、製造場上空間的震懾力。

  換句話說,只要把美斯擺在場上,即便帶傷上場,巴西也要投入額外的人手來限制美斯。

  今場比賽,阿根廷主要的反擊手段是在右路製造空間,讓迪馬利亞這個優秀的進攻第三人從巴西左閘洛迪身上打出優勢。

  所以,羅達路和美斯在左路和中路,分別通過對抗和技術來吸引巴西隊的防守注意力,尤其是後者。帶動巴西隊的防線變形之後,迪-馬利亞就有了和洛迪一對一的空間,而賽前和迪保羅溝通的進攻手段,也就此成為了阿根廷獲勝入球的源頭:

  「我提醒洛迪高(迪保羅 Rodrigo De Paul ),巴西隊這邊的邊後衛在面對長傳時經常夢遊,他記住了這句話,在適當的時間助攻了我。」

  所以在比賽第7分鐘,當阿根廷第一次用長傳嘗試打擊洛迪時:

  正是美斯在中路的回撤,吸引了費特的跟上,同一時間,迪-馬利亞開始啟動:

  雖然這次進攻並沒有打出效果,但費特被美斯帶走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因為身為左防守中場的巴西人是洛迪身前唯一的屏障,畢竟他們的身前是不可能次次回防到位的李察利臣。

  第22分鐘,面對長傳的洛迪果然夢遊,這一套路收到了實實在在的效果:

  在迪保羅長傳時,費特明知身後的洛迪又將面對一對一的窘境,但他依然無法下定決心去幫助隊友,因為美斯就在他的眼前:

  還有這次進攻,迪馬利亞之所以能打出外圍起腳遠射,是因為在接球時,美斯的後上為他帶出了空間:

  嚴格來說,決賽場上的美斯沒有發揮出多少個人能力,尤其是在局勢膠著的上半場,但是足球比賽的魅力正是因此而生。

  在戰術板上,11名球員都是相同大小的棋子,但到了場上,這個叫做美斯的球員註定會被對手嚴加限制。過往的阿根廷將全部的希望都寄託在他的身上,而史卡朗尼聰明的地方在於,他利用了美斯會被對手嚴加限制這一點,讓迪-馬利亞這個進攻第三人成為了大放異彩的關鍵一手棋。

  至於美斯,沒有依靠個人能力擊敗對手或許讓不少球迷有些黯然神傷,但依靠團隊奪得冠軍,才是足球比賽的正確打開方式。

  因為足球本來就是一項團隊運動。

  (牧子)

  

關注我們Facebook專頁
    相關新聞
      更多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