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新浪體育 #歐國盃專題
在本屆歐國盃諸強中,糅合了眾多英超豪強菁英與青年才俊的三獅軍團,他們所踢的足球,雖然有時候太過韜光養晦,到了令人昏昏欲睡、有一種過於務實的乏味感,但這一屆英格蘭隊在硬仗中的表現,的確是配得上三獅擁躉們那繞樑不絕的「Football’s coming home」。

畢竟,再好看的攻勢足球,再華麗的眾星神陣,也要能做到擊敗對手並贏到最後,才會為人所牢牢銘記。
而在一場「343鏡像之戰」中邁過多年的宿敵兼苦主德國隊這道檻之後,三獅軍團這幫既才華橫溢又比前輩們更加收放自如的天才們,彰顯出了自己的堅決戰術執行度和逆風遭壓制場面下,較為強韌的抗壓能力。
依我所見,對於此前素以「心理承受能力偏差」作為註腳的英格蘭隊來說,後一點,尤為重要。

的確,曆屆三獅軍團幾乎不曾缺乏過壓陣的球星和龐大的助威呼聲。他們欠缺的,其實一直都是與紙面實力相襯的所謂勝者心態。
今時不同往日,在經歷過三年前俄羅斯世界盃上因過度亢奮和輕敵而導致铩羽歸來的歷程後,想必修夫基和英格蘭隊,切不會再度對一支「疲敝之師」,持掉以輕心之態度了。
烏克蘭隊此前的勝利,來之豈止不易。他們所積累的疲勞,相較於三年前那支在俄羅斯和英格蘭隊踢4強的克羅地亞隊,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120分鐘的鏖戰行將結束前,全場發揮萬分閃耀的辛真高,斜45度傳中助攻多夫比克完成絕殺,贏下了與「北歐海盜」瑞典隊的這場鐵與血交織的慘勝。
抽筋、力竭、倒地、拉傷。。。烏克蘭和瑞典這兩隊的硬漢們,為這場慘烈不已又必須拿下的大戰,打光了彼此的最後一顆子彈。

面對體能相對充裕、又在擊敗宿敵後士氣高漲的三獅軍團,硬實力遠遜於對手、陣中王牌辛真高和耶莫蘭高又和英超眾將相互之間知根知底、且體力幾乎枯竭的烏克蘭隊,似乎是有點勝算寥寥了。
修夫基和舒夫真高球員時代的成就大相逕庭,但就目前兩人執教各自祖國球隊的狀況來看,南門手裡可以打的牌,可比舒夫真高要多太多了。
開場陣容方面,修夫基倒是沒有堅持那套幫助自己在德國隊身上取得勝利的三後衛陣容。

興許是出於和體能匱乏的烏克蘭隊打消耗戰的主導策略,南門重拾了小組賽三場下來比較穩健的4231陣容。這樣一套著眼於爭奪中場控制權之佈陣,還是挺有道理的。
對於核彈頭的弟子們而言,「人均190」的身體模版對他們來說是一柄雙刃劍。
在硬碰硬的對抗方面,人高馬大的烏克蘭人,優勢不可謂不明顯;但諸如耶莫蘭高和亞列姆丘克這樣的鋒線球員,在速度和腳下頻率都較慢的情況下,很難對英格蘭隊施加足夠的前場逼搶壓力,也會過於依賴中場輸送炮彈。
所以,南門和舒夫真高的戰術交彙點,自然就在中場的主導權上了。

整體戰術的大致想法,兩位教練之間不會有太大的差距。但在實際比賽中,球員們些微的疏漏和注意力渙散,可能就會讓預先的設計面臨突變。
而這一次,英格蘭隊勝過一籌的球員個人能力和高效的搶開局戰果,讓比賽的趨勢,早早就發生了劇變。
堅持主打本方最大的強側、也就是史達寧所在的左路的三獅軍團,快速找到了烏克蘭後衛線運動戰中站位比較死板的缺口。
史達寧在被烏克蘭球員輪番逼搶的情況下,連續擺脫後帶球往中路走,給簡尼的後上拉扯出了足夠的空間。兩人教科書般的直傳+後上的傳跑配合,直接甩開了烏克蘭的三後衛並打穿了整條防線。
面對近在咫尺的大門,簡尼這個水準的射手,自然不會腳軟。1:0,四分鐘不到的時間,英格蘭隊即完成了「帶球入場」!

好了,在取得夢幻開局和比數領先後,風格一貫沉穩的南門,自然又能把比賽納入到自己最喜歡的狀態下。
說到底,在兩個邊路擁有以史達寧為代表的諸多才華橫溢的攻擊手的三獅軍團,掌握了一項很重要的比賽節奏把控能力——自如地加/減速。
以今場比賽的辛祖和史達寧為例,這兩人均具備優秀的盤帶突破能力,並且可以勝任依靠個人能力完成進攻節奏變化的戰術要求,非常值得修夫基把資源針對性地傾斜於兩條邊路。
英格蘭球員們在中後場掌控球權的同時,也會注意護住德克蘭-賴斯和卡爾溫-菲臘斯這對平行雙防守中場所在的中路,儘可能將球橫向轉移起來,為兩條邊路拉開烏克蘭隊的防線,給攻擊手們提供跑道。
這個節奏無疑是「少年老成」的英格蘭人所最青睞的,落後的烏克蘭人勢必得在進攻端投入更多兵力,但這也會讓電量本就短了一截的東歐勁旅,消耗量更大。

作為烏克蘭隊活力之源的辛真高,就被所熟知自己的老隊友和對手們,用猛烈地貼身纏鬥,限制住了發揮。
而三獅軍團每次亮出利爪,都會在烏克蘭有些脫節的中後場,造成混亂。
在前有簡尼後有適時插上的英格蘭隊諸將的情況下,史達寧和辛祖在邊路完成突破後的進攻選擇,不論是倒三角回做還是傳中,都對烏克蘭的防線施加了更大的壓力。
第35分鐘,身體消耗過大的烏克蘭中堅克里夫索夫在落地時受傷,這位鬥士也被迫含淚下場。

在這個時間點,防線棟樑的傷退,讓舒夫真高和泰索迪好生頭疼。
鑒於比數落後且場面一籌莫展,舒夫真高的選擇是直接加強進攻,賭上一把。他直接派上了擅長遠射並且在進攻端能夠有所作為的迪斯根哥夫,力圖改變場面上的劣勢。
手裡牌不多的舒夫真高,在比數落後的情況下賭一手反擊,是很合理的。畢竟賴斯和菲臘斯這對雙防守中場此役雖聯袂正選,但兩人均要在履行戰術職責的同時,避免再吃一張黃牌以致4強停賽。
在此限制之下,他倆的防守力度勢必會束手束腳一些,烏克蘭隊可以集中有限的兵力和體能,來進攻這對雙防守中場的防區——但前提是,他們不能再失球了。
而這一要求,對於早早地折損了主力中堅、防空能力大減的烏克蘭隊而言,實在是mission impossible。
下半場伊始,捕捉到烏克蘭隊防空漏洞的英格蘭隊,在全力搶開局的既定戰術下,給我們好好地上了一堂「如何盯著對手的死穴連續擊打」的高效死球課。
第46分鐘和第50分鐘,一次自由球,一次反搶後的快速反擊,來自狀態炙手可熱的盧基-梳爾的兩次精準傳中,直接以最簡單的「找空霸」作為目的,助麥佳亞和簡尼,輕而易舉地完成了頭槌兩連擊。


這五分鐘內的兩粒入球,直接讓舒夫真高想要改變頹勢的佈置,還未有所作為就宣告煙消雲散。
三球的巨大劣勢、愈戰愈枯竭的體能以及難以彌補的防線疏漏,讓這場比賽的懸念至此終結。
烏克蘭隊將士們的戰鬥意志和精神力之強的確值得我們脫帽致敬,在大比數落後的情況下,他們仍能為國為尊嚴,繼續奔跑力爭入球。

但本質上,這是一場在紙面配置、臨場狀態和個人發揮等方面都有一定鴻溝的「非對稱比賽」。
舒夫真高和烏克蘭隊的為數不多的優勢,可能是國家隊的主力框架主要來自於薩克達和基輔戴拿模這兩支國內豪強球會,使得球員之間默契較為嫻熟。但是,面對全方位完成進化、收放自如的「南門軍」,烏克蘭人確實是幾無還手之力。
在第62分鐘蒙特助攻軒達臣前點頭槌再下一城後,修夫基立馬大手一揮,把幾個主力球員打包換下,為回到溫布萊和丹麥隊的4強之戰,未雨綢繆。不得不說,這樣一位分寸感極強、目的性明確的教練,確實令人佩服。

這場大勝到手後,一直試圖場下低調示人避免前幾屆前輩覆轍的新生英格蘭隊,新銳的鋒芒終究是隱藏不住了。
歐國盃以來一球未丟、場面幾乎不曾失控的表現,是英格蘭隊取得不小進步的最好證明。
在南門掛帥的這幾年里,在三獅軍團的更新換代與球隊精神品質重塑方面,所做出的正向改變,可能比之戰術層面,要更加顯著。
正如本文開頭所下之結論,這支英格蘭隊,承壓能力獲得了長足進步,年紀輕輕就見慣了諸如歐冠盃決賽等大場面的年輕英倫天才們,心態的成熟程度是肉眼可見的。

也許,此前曾經一次次阻礙英格蘭在世界大賽上前進的諸多幹擾項和「心魔」,在這屆年輕三獅面前,會化為歷史的塵埃。
對於英格蘭隊來說,歐國盃至多還剩兩場比賽,他們的大考成果,值得我們接下來用自己的雙眼,去好好見證一番。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關注新浪體育微信公眾號:sports_sina)
(銘傳謝拉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