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針對女性的癌症,約70%患者一發現就是晚期
2021年05月30日07:15

原標題:這個針對女性的癌症,約70%患者一發現就是晚期

原創 小羊 丁香醫生

人民日報:約 70% 卵巢癌患者發現就是晚期卵巢對女性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器官,它位於腹腔之內,左右成對,行狀如同一個巨大的葡萄,它的生理功能主要有兩個:產生卵子,分泌激素。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卵巢作為生殖器官,在繁衍人類後代的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作用。

卵巢主要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和雄激素,這三種激素對女性生殖和健康很重要。

卵巢癌,顧名思義就是卵巢上的細胞發生了癌變,是婦科腫瘤中預後最差的惡性腫瘤。

為什麼卵巢癌一發現

就是晚期?

卵巢癌是中國女性的第 9 大癌症,而且往往一發現就是晚期。

圖片來源:自己做的

為什麼卵巢癌一發現就是晚期呢?

這跟卵巢所處的位置有關。

卵巢位於腹腔的深部,且卵巢這個器官基本上是半遊離在腹腔內的,周圍臟器較少,所以卵巢上長了腫瘤,大多早期是沒法感覺出來的。

卵巢癌病人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就是腹脹,而且是逐漸加重的。但腹脹症狀在早期往往並不典型、沒被患者當一回事。

只有當卵巢癌腫長得非常非常大,引起了明顯的不適,比如月經異常,或是出現不規則下腹痛,也許才會被人們注意到,但這個時候往往已經是癌症晚期了。

卵巢癌值得重視

大多數卵巢癌一發現就是晚期,且預後相對較差。

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近幾年中國的卵巢癌還具有發病率加速增長、5 年存活率低、死亡率快速上升等特徵,這都是它應該被重視的最好例證。

01

我國卵巢癌發病率加速增長

近 30 年來,中國的卵巢癌發病率一路飆升,並於 2014 年超過了全球平均發病率。

圖片來源:自己做的

02

卵巢癌 5 年存活率低

腫瘤患者的 5 年生存率,指的是患癌以後,存活時間超過 5 年的概率。

我們常說的女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乳腺癌, 5 年存活率有 73.0%,而卵巢癌只有 38.9%。也就是說,超過 6 成的卵巢癌患者確診後,都沒能活過 5 年。

這是因為許多患者發現自己患有卵巢癌時已是晚期,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導致治癒率和五年成活率顯著降低,嚴重威脅女性健康。

03

我國卵巢癌死亡率快速上升,即將與全球持平

低存活率勢必會帶來高死亡。

30 年前,中國的卵巢癌死亡率是全球均值的一半還不到,然而,30 年後的今天,我國的卵巢癌死亡率已經快和全球死亡率齊平了。

與大多數癌症不同,卵巢癌是單一性別的癌症,也就是說,它只會發生在女性身上。那麼,作為女性,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保護自己呢?

任何輕微持續的腹脹、腹痛

都值得注意

非常遺憾,與大多數高發癌症相比,卵巢癌並沒有一種明確有效的篩查方式,這也是它一發現就是晚期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面對來勢洶洶的卵巢癌,我們就沒有辦法了嗎?

雖然卵巢癌的病因並不十分明確,但科學家還是找到一些容易罹患卵巢癌的高危因素,如果你是高危人群,則需要特別注意。

卵巢癌的高風險人群

1. 50 歲以上的女性。

2. 近親有卵巢癌病史。

(比如你的母親、姐妹、姑姨、祖母外祖母)

3. 既往檢查發現自己有特殊的致病基因突變。

(比如 BRCA 基因突變、Lynch 綜合徵相關的基因突變)

4. 曾經罹患過乳腺癌、泌尿系統癌症或者結直腸癌。

5. 罹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

6. 年紀稍大但沒有生育過子女或者生育方面存在困難。

(這裏的「年紀稍大」指 50 歲以上)

對於高危人群來說,去除危險因素本源,比如預防性卵巢切除等,可以作為預防卵巢癌的保護方式。著名影星安吉麗娜·祖莉有腫瘤家族史,為了預防卵巢癌,提前接受了卵巢和輸卵管摘除手術。

但對大部分人來說,並不適合這種有創的、預防性的卵巢切除,沒有創傷的癌症篩查體檢才是首選。

雖然沒有明確有效的預防篩查方式,但有一些檢查,可能可以在卵巢癌還是處於早期時就發現它,幫助醫生在更早期介入治療手段。

我們建議普通風險人群中的所有人堅持每年定期體檢。

(只有排除了上述所說的高危因素,才能被認為是普通風險人群。)

對於高危人群,有一些醫學權威組織推薦陰道 B 超聯合糖類抗原 125 (Ca125),人附睾蛋白 4(HE4)來篩查早期的卵巢癌。

對於有乳腺癌或者卵巢癌家族史的人群,直系親屬必要時可以行 BRCA 基因、Lynch 綜合徵相關基因篩查。

此外,對於所有女性來說,任何輕微持續的腹脹、腹痛都不應該被忽視,必要時建議及時就診。

醫學還在持續進步,相信在科學家和臨床醫生的共同努力下,靠譜的卵巢癌早期篩查技術一定會在不久的將來出現,卵巢癌的治癒率也將不斷提升。到那時,也許卵巢癌一發現就是晚期的悲劇將成為少數。

參考文獻

[1] CDC:What Are the Risk Factors for Ovarian Cancer? https://www.cdc.gov/cancer/ovarian/basic_info/risk_factors.htm

[2]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Can Ovarian Cancer Be Found Early? https://www.cancer.org/cancer/ovarian-cancer/detection-diagnosis-staging/detection.html

[3] Greendale GA, Sowers M, Han W, et al. Bone mineral density loss in relation to the final menstrual period in a multiethnic cohort: results from the Study of Women's Health Across the Nation (SWAN). J Bone Miner Res 2012; 27:111.

[4] Macdonald HM, New SA, Campbell MK, Reid DM. Influence of weight and weight change on bone loss in perimenopausal and early postmenopausal Scottish women. Osteoporos Int 2005; 16:163.

策劃製作

策劃:小羊 | 監製:Feidi

插畫:HELI | 封面圖來源:站酷海洛

關注我們Facebook專頁
    相關新聞
      更多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