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選擇性冷淡,只是怕麻煩
作者:末那大叔
昨天下午辦公,網頁突然卡了。
我等了半晌,彈出這樣一個界面:
應用程序沒有響應,您要繼續等待還是關閉?

我幾乎毫不猶豫就選擇了“結束進程”。
因為我之前選擇“等待”時,沒有一次等到結果。
電腦重啟的間隙,我回想這個小插曲,覺得似曾相識。
像不像人與人相處的過程?
當一段關係走到了“沒有響應”的地步,我們可以拖著,也可以結束。
但往往拖著的後果,就是不得不結束。
再後來呢,我們為了避免這種“死機”的情況,就少開兩個網頁;
似乎沒有了過深的交往,就不會有抉擇的時刻。
人越大是越怕麻煩的,很多人都深有體會。
比如戀愛:
你要從頭開始去介紹自己、瞭解對方;
要努力讓對方喜歡你,還要慢慢放下心防,接納對方參與你的生活。
聊很多有意義,或者沒意義的話題。
還要小心翼翼地拿捏分寸,避免出現需要“結束進程”的時刻。
說實話,成年人能給自己找樂子的方式太多了。
如果不是非常喜歡的人,誰都不願意給自己找麻煩。
既然戀愛的甜蜜和新鮮感,都是短暫的;
那麼我們怎麼長久維持一段戀愛呢?
我覺得,其實就是上面那種“怕麻煩”的心態。
因為不想頻繁地重複認識新人,所以會謹慎選擇社交;
因為害怕處理不好兩個人的關係,所以寧願感情慢點升溫。
怕麻煩的人,寧肯冷淡點,也不會輕易把自己置於一段關係里。
因為她們一旦死心塌地,就不會輕易想要分離。
心理學有句名言:你的原則構成了你這個人。
就是說一個人,是由她所拒絕的東西塑造的。
看過《歡樂頌》可以發現,邱瑩瑩總是遇到“渣男”。
第一個白主管見異思遷,想要跟她的朋友曖昧。
第二個應勤表面踏實,卻非常嫌棄她和前任的過往;
甚至後來找了新女友,還和她糾纏不清。
簡而言之,她對別人的防備心太弱了;
一盒甜甜圈就心動了,幾句甜言蜜語就投降了。
她總是很快沉浸在愛情的甜蜜幻想中;
而不考慮這些甜蜜背後,可能給她帶來多大的麻煩。
“遇人不淑”僅僅是運氣不好嗎?不全是。
如果慢點相處、好好瞭解,是完全能夠躲開的。
想起一個朋友,在30歲那年,終於談了場戀愛。
身邊的親戚朋友都勸她:
“差不多就得了,老大不小的。”
“先結婚,抓住那個男的,不行再離唄。”
她輕輕笑了聲,認真地回答:
“離婚很麻煩的,彩禮還不還?房子車子怎麼分?萬一有了孩子,跟誰?
如果孩子跟我,二婚之後我還生不生?”
當她把所有問題具體到細節,那些親戚朋友都閉嘴了。
生活從來不簡單,更別提要加一個人進來了。
真正落實到衣食住行上,不合適的婚姻就是麻煩本身。
春嬌很愛誌明,但是一直沒有嫁給她,就是因為心存芥蒂:
他會變成熟嗎?能給她安全感嗎?未來靠譜嗎?
有些東西寧肯不買,也不能湊合;
有些人寧肯錯過,也別將就了。
不管是結束關係還是重新愛人,都真的很麻煩啊。

我很認同蔡康永的一個觀點:
“我鼓勵大家做一個冷淡的人;
我不認為過於熱情,是維持良好關係的方法。”
大家都不是小孩子了,不能因為別人的一點關注就敞開心扉;
更沒必要為所有關係,都付出自己的精力。
做一個怕麻煩、冷淡的人,最大的好處就是你可以變熱情。
從而對方才會覺得:我是對你而言特別的存在。
所以你的每次主動、熱情、靠近,都是進步。
這意味著你可以控製節奏,讓一段感情慢慢升溫。
相反,一開始就把自己和盤托出,那麼未來相處就全是下坡路了。
這世界上,多冷漠的人都有溫暖的一面。
他們看似難以相處,實際上只是一直在等。
等遇到對的人,對ta說出那句:
“我知道生活很難,但想要被你麻煩。”
從前車馬郵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如今交通聯繫都方便了,我希望你只給對的人花時間。愛得慢一點,但是愛得久一點。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新浪女性(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