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大雪紛飛的北方開始感受冬天的寒冷,我還在南方N次入冬失敗的空調房與炎熱的天氣做鬥爭。再次體驗過單肩包背電腦的痛苦之後,我最後選擇了不背電腦EDC。選了一個最小的挎包來做EDC包,只裝自己覺得最必須要帶的東西。
PRO TREK挎包
這枚PRO TREK的小挎包來自一個遠方朋友的餽贈,喜歡各種包包的我收到之後如獲至寶。小挎包採用了戶外頂級面料Xpac,整體造型簡約時尚。

肩帶的寬度剛剛好,可以根據自己喜好掛載與收納,材質很舒適,手感相當不錯。

Xpac材料結合CORDURA面料,讓這款小挎包的造型相當挺拔,高科技材料讓這款小包包輕量、速干、耐久性強。

別看包不大,容量其實真的不小,對我來說輕便的EDC絕對是夠用了。

四個暗扣讓背包日常是磁吸相貼,內裡還有一條拉鏈用來放置略隱私的物品。

這款包包給我的感覺就是輕便,舒服,材質來說個人是第一次使用這種面料的產品。很有科技感,卻又相當有質感。只可惜這個是以PRO TREK手錶聯名款限量發售,想再買一個送人都沒機會。
Fenix E03R小手電
每個男人都有自己的一些小愛好,倒騰一些戶外小物件也是我日常喜歡做的事情。雖然手機的閃光燈也可以當做手電應急使用,我還是習慣性的入手了EDC的小手電把玩。這枚Fenix E03R,尺寸相當小巧,長度與大拇指相當。

Type-C充電接口,充電很方便,不到一個半小時即可充滿。

全金屬的機身,握在手上冰冰涼,手感相當好。紅白雙光源的設計,白光用作日常照明,紅光可以臨時當做騎行尾燈掛載使用或者用作警示燈預警。


這枚精緻小巧的E03R,被我掛在車鑰匙上。最高亮度260流明,日常使用是絕對夠了。


iPhone SE2
作為十年果粉,這是我入手的第一枚國行iPhone,主要還是因為疫情原因不能上港版。
之前的手機都是Apple Retail Store直接入手,此番官網下單,初次收到Apple快遞的我還是略有些激動,這樣的包裝方式也是頭次看到。感覺只有一個字:穩!

這應該是最後一個官方配有充電頭和耳機的Apple手機系列,五福一安日常用不著,就當留個紀念吧。現在的快充頭和C2L的線越來越便宜,真香!

減配的不止是外觀設計(無創新),Sim卡頂針由之前的CNC切割版變成了左邊的Low 13版本(實在無法描述)。

連上電腦發現之前沒有注意過的亮點,iPod軟件許可協議。iPhone確實是基於iPod開發的,但是這都出到iPhone12了,莫非是紀唸經典?

選擇iPhone SE2沒有別的原因,六月的時候手賤把手裡的6s刷了iOS 14的beta版本,然後就是各種卡頓電池報廢。換一個新手機忽然之間就成了剛需,本想等iPhone 12mini的我被迫上了iPhone SE2。說了這麼多,其實只有一個原因:QIONG!
從6s換成SE2,連手機殼都不用換,還是用我兩年前買的UAG,防摔效果杠杠滴。79¥到手用了快三年,也算是值回血本了。

不管是背面還是正面,都妥妥的被包裹得很安全。SE2到手半年時間,多次跌落在地上都安全無恙。

防摔手機殼,選擇UAG,絕對不會讓你失望!
Anker mini 充電寶
充電寶這幾年真是入了不少,大多送人了或者不小心遺失了。留下的這個Anker mini的充電寶個人超級喜歡,尺寸大小對得起mini的稱號。10000mAh的容量,做到比銀行卡還苗條的尺寸,實屬不易。

A+C雙口輸出,支援18W雙向PD快充,作為一個輕便EDC充電寶,這個小夥伴值得信賴。

金士頓 256G 3.2 Gen1 U盤
輕便EDC的前提是,辦公室一台Mac,家裡一台Mac。重要的數據嘛,雲備份一份,另外的自然是做個手動備份比較穩妥。
雖然家裡有老舊的移動硬盤,但是個頭實在是太大了。為了輕便的初衷,最後選擇了一枚大容量的U盤。

金士頓這枚3.2 Gen1的U盤,讀取速度官宣高達200Mb/s,我沒有實際測過。對辦公來說,這個性能實在是綽綽有餘了。

金屬外殼個人比較中意,日常掛在工卡上,使用方便。

斐樂卡包
這枚卡包是在斐樂公眾號用積分兌換的,紅白藍的法國國旗配色還挺好看的。雖然手機支付早就普及,但是身份證和信用卡我還是隨身攜帶,以備不時之需。


卡包外面有兩個卡槽、拉鏈裡面也可以放大概五張卡,日常攜帶身份證信用卡是足夠了。

總結
今天的輕便EDC就到這裏,分享了一些我輕便出行隨身攜帶的好物,希望你們喜歡!

不說了,我要在N次入冬失敗的十一月底,頂著火辣辣的太陽去途虎取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