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從2018年起,我便在吉隆坡從事旅拍攝影師工作。畢竟是在赤道上的熱帶地區,這對於體力和精力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怎麼說呢?

我要頂著室外35℃左右的高溫,拿著相機引導來拍照的妹子,同時我還要背著備用機、鏡頭、三腳架、電腦等。在這些器材裡面,電腦是最後才需要用來拷貝素材的,但它要陪伴我這一天的行程,我覺得這就很不合適,甚至電腦都會成為我的累贅。畢竟,我的眾多拍攝都是一天左右的行程,我只負責拍攝,修圖會交給其他同事來完成,我要做的也就只有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備份並刪除原素材。

我就一直盼望著,什麼時候可以建立一個手機、相機、備份設備之間的穩定關係。
手機、相機、備份設備 建立關係

後來我就試了一下手機備份寶作為旅拍時候的文件儲存設備,大概流程就是我拍攝完畢後把相機里的文件通過SONY Imaging Edge Mobile全部儲存到手機,再通過手機備份寶把所有照片拷貝到SATA盤裡面。等我回到公司就直接把SATA盤給做後期的小夥伴,我就可以回家睡覺了,感覺重點優化了我拍攝路上的載重,以及節省了後期小哥拷貝文件的等待時間。

它支援我們使用SATA3.0接口的盤。

使用它還必須使用額外的供電來驅動這塊硬盤,同時供電還可以為手機提供一些電量。

裝上盤後,我們還需要把盤固定在手機備份寶裡面,以免硬盤來回晃動,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插上手機備份寶,手機會識別到這是一個儲存設備,併發出安裝APP的提示。

連接好手機後,它就會開始自動備份,第一次是漫長的等待。由於我手機里有好幾萬張圖片,整個備份過程十分漫長,我便在25%的進度暫停了備份。當結束後,它會跳轉到100%。IOS可以備份通訊錄和圖片視頻,Android可以備份到文件層級。
寫在最後

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我就發現它不能選擇時間節點進行備份,而是從你上一次的備份位置開始繼續備份。也就是說倘若我想精確到它從哪裡開始備份,這是不行的。當然,這也就意味著它還會備份到對你來說沒有價值且不想備份的文件。

比如說我半個月前拍攝完成,我使用它進行了備份。半個月後我又開始了新的拍攝,當我開始第二次備份的時候,它還會自動把我這兩次拍攝之間拍過的其他圖片備份一遍,這就增加我和後期小哥管理成本,除了備份重要的文件,我們還需要對非重要信息進行篩除。
倘若使用它進行定期的數據備份,那必定是方便極了。當我嚐試把它融入到我的攝影工作流程中時,無法選擇備份時間節點在我對重要信息檢索的流程中增添了時間成本。希望後期可以更新APP開放該功能。
- 關鍵字
- 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