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空間產業趨勢報告:高精地圖重構世界,形成數字孿生閉環
8月18日,在全球地理信息開發者大會(WGDC 2020)上,《2020中國空間產業趨勢報告》發佈。知卓集團董事長、泰伯研究院顧問委員陶闖解讀稱,我國空間產業下一階段發展的重點趨勢在於數字孿生,即形成通訊、數據和智能的閉環,促成科技與產業的結合落地。
報告認為,以5G、物聯網為核心的數據智能將使行業發生重大變革,並利用虛擬機器世界的生成重構世界,對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建設、疫情防控等帶來更高效率的決策。
陶闖稱,自2016年起中國空間產業趨勢報告多聚焦技術的進步和革新,例如2016年談到小衛星與遙感,以及北鬥導航系統等探索太空的技術變化;2017年則談到大數據和人工智能;2019年聚焦自動駕駛與高精地圖。
“但到了2020年,我們發現技術上可能沒有什麼新鮮東西,最新鮮的東西可能就是如何把技術的趨勢和產業之間進行共振。”陶闖表示。
事實上,科技與產業的共振也是今年WGDC大會的主題。報告認為,在不確定的大環境中,要更加註重技術與市場的落地結合。疫情雖然給全球經濟都帶來重創,但同時帶動了數字經濟的發展,使數據驅動和知識驅動成為經濟發展的新抓手。
報告指出,在中國,疫情後拉動經濟新發展的過程中有一個明顯趨勢值得關注,即新基建將成為整體拉動我國GDP的主要核心推動力,也將成為未來中國科技產業的主戰場。
陶闖稱,新基建最鮮明的兩大特點在於,一是並不是政府完全投資,而是政府和企業市場的聯合投資,二是在新基建中,將更加註重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行業。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數據管理髮展最快的方式,中國2019年雲產業規模達到1600億元,但是政府購買雲產業占到了500多億元,說明將近30%的雲市場是政府帶來的。所以政府是整個雲服務行業的主要催化劑,也是新基建的主力軍。


此外,數據智能還將應用於疫情AI預測,製作基於數據智能的疫情地圖將能通過時空預測,計算全國所有小區的風險值,有效加強精準的疫情防控。
陶闖表示,在實現數據智能的過程中,只有數字孿生能夠真正建立通訊、數據和智能的閉環,最終實現技術和產業的集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