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味獨特的韓食向來不乏忠實「粉絲」追捧,剛在中環開業的Hansik Goo,由首爾米芝蓮二星名廚主理,菜式風格融合當地傳統及特色料理,並以嶄新及現代化手法重新演繹,保留飲食精髓,追求煥然一新的味覺和視覺享受,令人回味無窮。
文:褚愛琪 圖:Gary Tsai
名廚首家海外餐廳
在介紹Hansik Goo這家剛於中環開業的韓式餐廳前,先要認識主廚姜珉求。他是首爾米芝蓮二星食府及《亞洲50最佳餐廳》Mingles掌舵人,亦曾是巴哈馬Nobu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主廚,師承西班牙名廚Martin Berastegui、亞洲最佳女主廚趙希淑、韓國寺廟主廚靜觀大師等,再結合個人大膽創新的廚藝,將傳統韓國料理重新演繹成充滿現代感的佳餚。
這次來港開設首家海外餐廳,姜主廚為求保持水準,暫時只在晚市期間供應一個要提早預訂的八道菜嘗味餐單($780/位)及六款單點菜式。以嘗味餐單為例,可以吃到以韓國傳統食材如泡菜、人參、粉絲、香梨、海苔、酸模葉、柚子,以及澳洲和牛、耶路撒冷雅枝竹、意大利青瓜、美國牛肋肉等環球食材炮製而成的頭盤、開胃菜、主食及甜點。
重新演繹經典菜餚
菜式注重選材,做法亦很講究。人參雞湯意大利飯的構思,源自經典韓式美食人參雞湯及炸雞。姜主廚將原隻鮮雞分成多個部分,雞骨與人參熬成濃郁甘甜的湯汁,雞胸肉及雞髀以低溫慢煮後捲成雞肉卷,再沾上粘米粉炸至香脆。至於湯汁,就注入韓國糯米中,慢火煮至煙韌有咬口,最後配以獨一無二的立體造型,未入口先滿足視覺享受。
最能代表韓國飲食文化智慧的泡菜,姜主廚的做法和配搭也與別不同。他選用原條新鮮紅鯛魚,去骨成為魚扒,簡單調味後風乾至少兩天,然後煎香兩邊,保持肉汁及幼嫩口感。魚肉不蘸以醬汁,而是佐以醃製兩年的泡菜、野生芝麻油及芝麻子品嘗,味道鹹香鮮味。其餘菜式同樣結合地道韓式風味,但加入不少創意食材及心思獨特的擺盤,是個難得的韓食體驗。
Hansik Goo
地址:中環擺花街8號2樓
查詢:2798 8768
香煎紅鯛魚配醃製兩年泡菜嘗味餐單菜式
經過風乾的鯛魚清甜嫩滑,爽口的泡菜令魚肉更鮮味。
人參雞湯意大利飯嘗味餐單菜式
飯粒用人參雞湯煮至剛好熟,雞肉卷外脆肉嫩又多汁。
酸模葉雪葩嘗味餐單菜式
酸模葉果汁混合紅莓汁製成酸咪咪的雪葩,清涼消暑。
韓籍二星名廚姜珉求首次開設海外餐廳,菜式富家鄉特色,同時亦融合個人烹調風格。
韓式醬油牛肉配雜菜碗嘗味餐單菜式
自家製醬油醃過的牛肉薄片和韓式炒粉絲味道匹配,吃時加上新鮮雜菜,清新不膩。
以大自然為主題的用餐氣氛,感覺輕鬆自在,又有空間感。
澳洲和牛他他嘗味餐單菜式
澳洲和牛出名肉味濃,簡單佐以韓國香梨及耶路撒冷雅枝竹脆片,滋味獨特。
Gourmet
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