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經常玩街機遊戲的朋友都會發現一個問題:在很多橫版過關類遊戲中,總會遇到幾個體態圓潤的胖子敵人。雖說這些胖子不一定都非常難纏,有些甚至異常脆弱,但他們的存在,往往會給遊戲玩家帶來不一樣的體驗——比方說,痛扁這些肥頭大臉的敵人時,打擊感會特別爽?

本文主要分為兩個段落,首先第一段是跟大家盤點一下街機遊戲中的胖子類敵人,第二段則說說為什麼這些街機遊戲里喜歡設計胖子類敵人。
那些經典的街機遊戲胖子
很多街機遊戲第一關的時候,敵人通常都是體型精瘦,看起來弱不禁風的雜毛,血量和攻防不會很高,三、四拳就能解決掉。
到了第二關,除了原有的瘦子小兵以外,還會開始新增一些體型肥胖的敵人,攻擊套路和血量都會比一般雜兵要厲害點。比如《三國誌2》裡面的肥肥系列兵種。

可以看出,相比普通雜兵慢悠悠接近你,用武器一刺一砍的套路相比,肥肥可就豐富得多了,一出場不會跟你作任何眼神交流,先來個野蠻衝鋒再說。有時候玩膩了衝鋒這套,他還會扔出炸彈陰你一下。別看他扔炸彈的動作這麼拖遝,假如你面對大堆雜兵的時候,被人用炸彈敲中腦殼,很可能就會被其他敵人趁機削掉不少血。

對於這些笑裡藏刀的肥肥,知事兒最喜歡就是用趙雲和魏延的↓↑+A把他割成兩半、或者用張飛和關羽的↓↑+A直接把他打成肉醬,那種死法的視覺衝擊還是很足的。
再說說《名將》,這款不可不提的經典街機遊戲中,也有著胖子敵人的存在,而且不止一種類型。其中一種會使用噴火來攻擊玩家,而這種叫Marbin的胖子,英文名字翻譯過來也有“小胖”的意思。

有趣的是,廣東玩家一般管這種小胖叫曾誌偉,原因是他穿著一身80年代嬉皮士裝扮,眼帶墨鏡,加上五段身材,像極了當年拍《精裝追女仔》電影時代的曾誌偉。
另一種胖子則是第八關出現的仿生人。

這綠衣胖子會根據玩家選擇的角色,而變成和你一模一樣的角色,尤其在你選擇了隊長的話,他變身之後就會狂用放電和噴火,非常難纏。

《電神魔傀》系列從1代到2代都有胖子敵人,通常攻擊是扇巴掌和泰山壓頂,每次看到這個畫面我都佩服不已,這些大腹便便的胖子,居然能夠和旁邊身輕如燕的女兵跳得一樣高!而且屁股落地的時候還能反彈一下,可見他們不僅肚子有肉,屁股的肉也是有質量保證的。

在知事兒心目中,《電神魔傀》的胖子是街機史上最煩人的雜兵之一,原因是攻擊他的時候,有一定機率會被他用肚皮反彈回去,如果殘血的話很容易就被他陰死了。
而另一個煩人的胖子,在《暴風小子》裡面。
《暴風小子》中的胖子,可能是我在街機遊戲中所見過最胖的,滿身肥膘的他,卻有著一個非常甜美可愛的名字——lollypop,翻譯過來就是波板糖,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反差萌?

雖然他的身材臃腫,但抓人的動作倒是蠻快的,和穿著盔甲的高個子配合起來,經常能夠硬生生磨掉玩家1、2個遊戲幣。此外,如果玩家選擇了藍人或者綠人,會由於lollypop實在太胖,導致不能直接用投技扔出去,必須多按幾下A才可以,不過如果選的黑人,倒是可以將他直接舉起來扔出去!看來論力氣,還是黑人占優勢啊。
接著,我們要說說知事兒小時候最喜歡的橫版過關類遊戲《恐龍快打》。

《恐龍快打》可以說是少有節奏明快的街機遊戲,拳拳到肉,配合美式漫畫特有的卡通式擬聲詞,打擊感一流。

遊戲開場不到1分鍾,就快速地讓玩家掌握了好幾種敵人的特性——普通混混和防風鏡混混是肉腳、瘦猴靈活機動性強、黃毛會使刀、胖子會衝鋒。但可憐的是,胖子很多時候剛出場不是被散彈槍幹掉,就是被雷管幹掉,沒能體現出攻高血厚的特點。

《恐龍快打》里的胖子有個特點,除了較容易爆出恢復道具以外,還有一種別的雜兵不會幹,只有他會幹的特殊使命,那就是喚醒沉睡的霸王龍。
這胖子心腸是真的惡毒,本想讓玩家成為霸王龍的盤中餐,沒想到霸王龍首先攻擊的居然是他自己,真可謂街機史上最可悲的雜兵了。

上面列舉的幾款遊戲中的胖子,相信大家都是比較熟悉的了,而除了這些以外,其實還有很多街機上的橫版動作遊戲都有胖子類敵人的設定。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這些遊戲都喜歡不厭其煩地加入胖子類敵人角色呢?這個問題,知事兒請來了在某遊戲公司擔任遊戲設計師的K老師為我們解答。
胖子類敵人是遊戲難度階梯式遞增的體現
根據K老師所說,每一款遊戲——尤其是主打快節奏的橫版動作遊戲,在製作關卡的時候,都必須有一個明確的難度遞增設定,這個設定主要和遊戲整體預設難度、新手學習期、單張地圖敵人數量、關卡數量等因素來考量。
拿《三國誌2》來舉例,遊戲一共有10個關卡,整體預設難度為中等偏下。這個時候,設計者判斷玩家第一關就可以完全掌握遊戲的所有要素。

因此《三國誌2》第一關開始,遊戲就給玩家配了一匹馬,走幾步就有一些獎勵分數的道具,然後有恢復道具,讓玩家摸清這些道具的用處,而雜兵主要是以最普通的步兵為主,只要不是手殘幾乎不可能被打死,玩家可以安心地體驗各種招式。
到了第二關,玩家已經掌握了一定技巧,接下來設計師認為玩家可以稍微提高挑戰難度了,於是乎肥肥自然而然就該登場了。
肥肥的登場,一方面可以改善玩家對敵人素材的雷同感,另一方面也更容易讓玩家接受“他會比前面那些要更難打”的想法,畢竟胖子往往從體型上更容易給人血多肉厚,比較耐打的感覺嘛!但嚴格來說,《三國誌2》的肥肥和槍兵其實都屬於初級雜兵。

當然,不同的遊戲對於胖子的等級定義都不一樣,像《恐龍快打》《名將》里的胖子就純粹是肉腳,但像《龍王戰士》里的胖子,就真正起到了提升遊戲難度的作用。
胖子類敵人更容易激發喜劇元素
玩遊戲最重要是圖快樂,除了遊戲本身好玩以外,喜劇元素同樣也是增加遊戲樂趣的重要部分。
為什麼很多人覺得《合金彈頭》好玩?是因為他手感好、操作流暢、畫面吸引嗎?這可能是其中一部分,但《合金彈頭》最吸引人的,其實是他的喜劇元素風格。

動作表情滑稽的敵人士兵、細緻入微的背景元素、趣味橫生的小劇場、充滿NETA的NPC……這一幕幕不經意的細節,組成了《合金彈頭》系列的主旋律。其他街機遊戲,也需要喜劇元素來起到逗樂效果,而這個負責逗樂玩家的責任,就落在了胖子的身上。
不得不承認,胖子擁有著一種逗人笑的觀感優勢,像曾誌偉、洪金寶、林子聰這些體型肥胖的明星,最初也是以逗樂觀眾為基礎起家的,假如他們沒有胖子這個標籤,喜劇性肯定要減少一半。

在遊戲中,我們不難看出很多胖子類敵人,都有著一些搞笑、滑稽、吃癟的動作,不僅橫版動作遊戲,甚至格鬥遊戲里的胖子都有這樣的屬性,比如《拳皇》的陳國漢、《侍魂》的鎖鏈男、《世界英雄》的維京人、《摔跤霸王》的金寶。

最後K老師還表示:如果一款街機遊戲裡面缺少了胖子角色,遊戲魅力也會失色不少。
玩了街機這麼多年,知事兒如今才知道原來這些被我們欺負了十幾二十年的胖子類敵人,居然背負著如此偉大的使命,下次我們玩遊戲的時候,一定要記得下手輕一點哈!
來源:遊戲知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