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彬彬有禮
最近,綜藝節目《我家那閨女》真的很火。
它一播出,就受到廣大網友的熱烈討論。很多人本來是奔著看傅園慧的逗比去的,卻沒想到最後被吳昕的經曆所感動。
誰也沒想到,舞台上那個光芒四射、傻白甜的女孩,私底下卻是一個極度不自信,還有很多負能量的人。

很多網友也坦言,從吳昕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我們總是習慣於在外人面前表現正能量,但卻對親近的人既抱怨又消極。
我們內心明明已經千瘡百孔,負能量滿滿,但卻非要硬撐著給人一種,我是永遠的小太陽、正能量爆棚的假象。

好累,是不是?但人就是這麼矛盾。
我們之所以無法接受自己的負能量和千瘡百孔,很大程度是因為我們潛意識中認為,這是不被別人接納的。
為了讓別人接納自己,我們戒掉了那些會讓他人覺得不好的情緒。
可是我們卻忽略了,當我們刻意去拒絕負面的情緒時,它反而會像洪水猛獸般反彈回來,甚至威力更強。
就這樣,我們變成了一個糾結、矛盾和擰巴的人。
白天要對著鏡子對自己說加油,晚上又要熬夜獨自舔傷口。

1
不認可自己
節目中,吳昕對自己是極其不認可的。
她說,有一年的跨年晚會,她的節目被拿掉了,她覺得自己就是最差的。不然為什麼所有人的節目能上,偏偏要拿掉自己的呢?

因為一件事就否定自己的全部,因為一次失敗就認為是自己人生的失敗,這是很多人的認知常態。
太熟悉了,是不是?
就像我們小時候考砸了,父母從來沒有說過一句,
我相信你已經努力過了,比起成績,我更在乎你。
相反我們很多人都活在別人家孩子的陰影里。一邊賣力努力求認可,一邊又極力否認自己。

然而,那個別人家的孩子也依然不輕鬆,因為他們被父母要求得更高,要全面第一,得第二名就會被訓斥。
我有一個高中同學,從小就是那個“別人家的孩子”。
她說,有一次她考砸了,她媽媽被氣得在床上躺了一個星期。接下來又是一個月不跟她說話,讓她好好反省。
雖然後來,她又考到了全班第一。但這件事給她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陰影。
從此之後,她不敢面對失敗,也不敢失敗。這件事嚴重影響到了她日後的工作和生活。
在工作中,她事事要爭第一,有時候特別累了,也不敢跟領導請假,總是一張怨婦臉。
可就算這樣,她也並沒有得到領導的器重。
在生活中,她勤勞能幹,將自己逼的很狠,從來不敢休息,可是老公卻說她太強勢,出軌她人。
終於,糟糕的工作和生活讓她垮了,她泣不成聲地說,
我就想得到別人的認可,可真的那麼難麼?
都說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條件,實際上孩子對父母的愛才是無條件的。
小時候,父母用自己擅長的方式馴化我們。
長大後,我們變成父母將他們的期待內化在心底,然後用當初他們馴化我們的方式來馴化自己。
就這樣,我們對自己越來越不認可、不喜歡,不自信,高要求,高期待……

我想,每個孩子都在渴求大張偉曾說過的那句話:
父母應該跟自己的孩子說一句,全世界都不愛你,但是我們愛你。
2
極度的焦慮
節目中,吳昕說自己從30歲就開始吃很多粒的保健品,她害怕結婚、生孩子。

很多人都知道,娛樂圈更新換代的速度特別快。
對於身在娛樂圈,卻沒有清晰定位的吳昕來說,的確會有很強烈的危機感。
既想結婚,又害怕因為結婚生孩子而耽誤事業,這是很多當下大齡女青年的焦慮。
我有一個北漂朋友,她今年32歲。有一次在跟她的聊天的時候,我問她,關於結婚這件事,現在還著急麼?
她說,著急,著急得要命。有時候半夜突然醒來,想到自己已經三十多歲,沒有家庭,沒有孩子,甚至連一個能戀愛的對象也沒有,她就十分害怕和焦慮。
或許繁衍是人類的本能,如果有可能,她也願意生很多個孩子。
可是又想到這幾年不斷飆升的離婚數據以及不努力就會被社會拋棄的命運,她想那就不要結婚了吧!
30歲之後的人生,在她眼裡一直是失控的,總覺得會越過越糟。
面對生活,我們每個人幾乎都是焦慮的。焦慮的根本原因或許就是我們太想成功,太想得到認可了。
這時候,我們不妨可以問自己一句,我不結婚了,或者不努力了,那又有什麼關係呢?
說到底,我們太怕自己跟別人不一樣了。
不一樣又有什麼可怕的?潛意識中似乎有人不允許我們跟別人不一樣。
但你可以告訴自己:我的確和別人不一樣,但沒關係,我就是我,我依然值得被愛。
3
看見自己就是療愈的第一步
當我們期待別人尊重我們、認可我們時,問問自己,我們有沒有尊重自己、認可自己呢?
我們是不是對自己更苛刻,不允許自己悲傷、不允許自己抱怨、甚至不允許憤怒。
當我們做得不好的時候,對自己更加自責;當我們想要開心享受時,內心充滿負罪感;當我們不能滿足別人的期待時,內心又恐懼不安。
也許在我們很小的時候,我們就習得了父母的思維習慣和行為方式。漸漸地,我們也習慣了用他們的方式來要求自己。
但是,今天我要告訴你,受委屈時可以抱怨,難過時可以痛快的哭一場,生氣的時候可以發泄,只要不影響別人。
我們每天都在消耗自己,就像《小姐姐的花店》里的小S用盡所有力氣證明自己過的很好、很自信。
直到被小宋佳戳穿“小S,我發現你一點都不愛自己。”時,小S瞬間淚崩。

是啊,這句話直戳人心,太疼了,好不容長好的傷口,再一次被扒開,誰願意去面對呢?
情緒有好就有壞。好的情緒下,我們感受被愛,被認可,這可以激發我們去衝鋒陷陣,去大膽創造。
但是不好的情緒下,我們要做的不是迴避和漠視它,而是停下來抱抱自己,對自己說,沒關係的,你已經盡力了,太累了,讓自己好好休息一下吧!
其實,當我們允許自己有不好的情緒時,其實就是給我們自己創造了一個空間。
在這個空間里,我們可以讓自己得到休息。就像白天與夜晚交替一樣,能量補充得足夠,我們才能更好地出發。
隔著屏幕,滿滿是對吳昕的心疼。很想對她說,親愛的,做得不好,真的沒關係。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新浪女性(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