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報道】市面常見的燈泡各有優缺點,理工大學學生團隊與實驗室合作,花兩年時間研發新型「LED燈絲燈」,集照明角度廣、耐用和成本低等優點於一身,發光率是慳電膽的兩倍,碳排放只是慳電膽的四成,若全港燈具均採用新型燈泡,每年可節省逾三十六億元電費。這項設計已取得專利並正與數家公司商討合作,預計年內可推出市場,料每個新型燈泡售四十五元。
「LED燈絲燈」顧名思義,結構設計與鎢絲燈泡相似,但發光元件部分是「LED燈絲」而非鎢絲,燈絲由約二十塊小功率LED芯片組成,芯片平均置於鋁片基底上下兩面,均勻發光之餘,散熱效能也較佳,外殼採用全球形膠殼,照明角度可達三百度,比慳電膽和傳統LED燈不足兩百度的照明角度更廣及更顯色。
新型燈泡的壽命周期長達五萬小時,發光率最高達一百二十九瓦特,足足是鎢絲燈泡的十倍、慳電膽的兩倍和傳統LED燈的一點五倍,但一年下來的電費及碳排放量,均比以「慳電」著稱的慳電膽少約六成,如本港現有燈具全面以新型燈泡取代,每年最少可節省逾三十六億元電費,更符合能源效益。
由於新型燈泡毋須附加散熱元件和變壓器等電子零件,因此成本較傳統LED燈少約一半,連同外殼部分有八成材料可以回收,也更符合環保原則。
負責研發的理大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畢業生趙崇智指,兩年前構思畢業作品時,發現市面常見的燈泡未臻完美,「鎢絲燈泡角度廣、夠光但不耐用,慳電膽價錢適中但顯色度欠佳,傳統LED燈能源效益佳但成本貴」,於是決定研發集各種燈泡優點於一身的新型燈泡。
趙崇智的作品獲理大微型基金資助十萬元研發,同時獲得其顧問老師、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副教授杜雪欣賞,推薦予理大超精密加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夥伴實驗室合作研發,前後花費兩年時間,耗資約三十萬元。期間,趙崇智也與另外兩名同學創立一家公司專門發展這項產品並取得專利,他坦言最初構思畢業作品題目時,未料到產品會變成一門生意,他現正與數家公司洽商合作,預計年內可推出市場,料每個新型燈泡售四十五元。
- 關鍵字
- 理大